2001年高考试题
文字等。对它们正确表述是
A.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 C.已全部得到识读
( )
B.出现时间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更早 D.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
( )
15.下列关于殷墟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书写在龟甲上
C.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B.造字有异于“六书”构字规律 D.是占卜活动的记录
( )
16.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B.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17.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的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 )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
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8-22题。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
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 )
1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
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 )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20.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 )
A.按西法编练新军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
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 )
22.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 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
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
“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是摹仿他处不落因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虽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宜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2001年高考试题——文综(天津卷)(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