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业装配生产线的自动装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机器人自动识别与智能抓取的结构。运用最大隶属度规则建立匹配关系矩阵,构建决策矩阵达到工件的模糊自主识别目的,并采用基于二阶惯性矩的轴向确定方法。在机器人装配作业平台上进行了工件识别与抓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很好的识别效果和实时性,为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目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第 5期 2 1年 5月 01文章编号:0 1 3 9 (0 )5 0 3— 2 10— 9 7 2 1 0— 15 0 1
机械设计与制造Ma h n r De in c iey sg& Ma u a t r n fcue 15 3
基于单目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研究米:画:一~
王修岩程 婷婷(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天津 3 00 ) 030Re e r h o n u ti I o o n e l e t a p b s d o o o u a iin s a c n j d s r b tit lg n s a e n m n c l r so a r i gr vW ANG u a CHENG n— i g Xi -y n, Ti g tn
( eo tt a A tma o olg,iiA i inU ies yo C iaT a 0 3 0 C ia A rnai l uo t nC l e Cvl va o nvri f hn,ini 3 0 0, hn ) c i e t t n
中图分类号:H1,P 4文献标识码: T 6T 2 2 A
1引言
.
元三大单元组成。目单视觉单元为一台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方的C D摄像机, C负责摄取工作环境中的目标并存入图像采集卡缓冲区;监控单元负责监控各工作站的当前状态,并完成对存储图
装配是产品生产的后置工序,自动化生产环节中占有重要在地位。传统的装配生产线上,工业装配机器人一般采用示教或离线
达到识别定位目标的目的;执行单元负编程的方式,所有的动作都要预先严格设定,同时要求工件位置和像进行相关处理的工作,责驱动机械手实施抓取操作。 方向放置得非常严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旦工作环境或者工件其中,监控单元中嵌入了图像处理识别子模块,是实现智能抓发生变化甚至环境条件未知时,就会造成装配机器人拾取工件时取的前提,同样也是工作的重点。图像处理主要完成对物体外形的出错。这时需要机械手能根据工件的实际位置动态调整,实现智能准确描述,包括以下步骤:1图像边缘提取;2周线跟踪;3特征 () () ()抓取操作。将单目视觉系统引入工业机器人,通过 C D摄像机获 C点提取; ) (曲线分割及分段匹配; ) 4 (图形描述与识别。 5 取工件的图像,并通过图像预处理、构建模板特征、糊识别三个模机器人工作时,首先由单目视觉系统对工作环境进行扫描步
骤,对待装配工件进行自主识别,从而动态改变机械手的抓取操并搜索目标物体,识别出指定目标后,由上位机利用已经开发好作,使其能在合适的部位准确抓取工件,提高了装配操作的智能的程序计算指定目标的相对位置及方向,图像数据传输给下再将化,大大扩展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和应用范围。 位机,下位机根据计算结果自动制定控制参数,驱动执行单元完
2系统原理与结构数字图
’成抓取任务。操作人员可通过上位机实时监控整个工作过程。 3工件自动识别
建立的工业机器人单目视觉系统,如图 1所示。工件
工件识别即识别指定工件并确定其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为使识别算法简化,特作如下假设: 1为避免抓取操作中相邻 ()
1 l
——
被抓取物的干涉,限定:特作工件离散放置,相邻工件之间有间隙;2每个工件的放置朝向一致, ()例如:全部竖置或横置,选择全
图 1单目视觉系统原理结构图Fi . g1 Mo o u a i in s se t e r tu t r n c lr vs o y t m h o y s r c u e
整个系统主要由单目视觉单元,监控单元和机器人执行单
部竖置; ) (同类物体可以多余一件, 3可以不相邻放置。 以上假设不失一般性。对于实际情况与此假设不符时,只须
★来稿日期:00 0— 2★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0 7 8 1 21—7 1国家 676 1)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基于单目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研究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