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2.水井 1座(T3J1)。开口呈东西长方形,长1.6、宽0.98、钻探深度
12.6米,清理至9.5米因塌方而停止。井壁陡直稍内收,两长边井壁置对
称脚窝,已清理出24对,脚窝上下间距0.4米(图一○)。
井内填灰色土,质地松软。包含大量陶片和兽骨。可辨陶器有鬲、簋、
豆、罐、瓮、、大口尊、甑、折沿盆、圜底盆、盂、器盖等。时代为殷墟一期。
3.窖穴和灰坑 34座。其中清理或部分清理的灰坑有15座,其余19
座均编号建档,未做清理〔1〕。择要介绍如下。
H34 坑口和坑底均呈椭圆形,口长轴2.97、短轴2.3、底长轴2.4、短
轴2.1米。直壁略内收,平底。底部似经处理,坑底南部有一生土平台,高
0.7米,可供踩踏上下(图一一;图版叁,2)。
坑内填浅灰色土,草木灰含量较大,土质松软。出土一批龙山文化陶
片。陶片以灰陶为主,少量磨光黑陶,夹砂陶占60%左右,纹饰以细绳纹为
主,其次为素面陶,再次为篮纹,另外还有少量附加堆纹、菱形纹、方格纹
和弦纹(图一二)。可辨器形有罐、、豆、器盖、、圈足盘、敛口钵、碗、黑
陶蛋壳杯残片。
H8 坑口和坑底平面呈椭圆形,坑壁斜直,平底。口长轴2.8、短轴
2.16、底长轴1.99、短轴1.78、深1.13米(图一三)。
坑内填浅灰色土,松软。包含陶片不多,可辨器形有鬲、、簋、豆、圈
足盘、盆、各类罐、大口尊、器盖、瓮,另有数件厚胎泥制圆角方形器。此坑
为殷墟一期。
(三)遗物
由于本次发掘多数灰坑没有清理,所获标本较少,加上小屯宫殿宗庙
区在殷墟遗址中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尽可能多选标本发表,以便于学术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2004_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1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