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的增幅递增,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天下”。
2.国际市场绿茶、特种茶需求强势增长,市场空间大。尽管世界茶叶贸易中,红茶占85%以上,由于绿茶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宣传,刺激了国际市场对绿茶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绿茶、特种茶出口量也随之增大。绿茶从1990年的8.3万吨增至2007年22.4万吨;特种茶从
2.3万吨增至3.5万吨(其中乌龙茶2.2万吨)。从1998年起,我国绿茶出口已经年年超过红茶。2007年的出口产品中,绿茶占77.3%,特种茶为12.2%,红茶为10.5%。近年来,除传统销售市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日本和马里等国的绿茶销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3.内销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大。近年来,我国茶叶在外销出口逐年巩固和增加的同时,内销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人均茶叶消费只有460克/年,与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消费水平高的爱尔兰、土耳其、科威特、英国、伊拉克等国人均年消费量在2,000克以上的相比差距更大。国内各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如上海、广州等人均年消费茶叶已达到1,000克左右,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很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保健功能的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消费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4.茶叶综合利用方兴未艾,茶叶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据专家预测,今后十年内国内茶饮料市场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年增长率将在10%以上,预计到201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需要茶叶原料11万吨,比2005年增长近3倍;同时,随着茶多酚等茶叶有效成份的广泛开发和利用,茶叶深加工将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茶叶原料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二)竞争力分析
1.茶叶品类齐全,优势产品突出。我国生产的茶叶种类在世界上最齐全,有绿茶、黄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紧压茶)和白茶六大类,其中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为我国独有。
世界50多个茶叶生产国,90%以上只生产红茶,传统的绿茶生产只有中国和日本等。由于日本国内茶叶生产成本高和需求强劲,早已无力出口。近年来,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些传统红茶生产国,如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也改制一些绿茶,但由于品种、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的限制,其品质无法与我国绿茶比拟。目前,中国绿茶的优势地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此外,我国乌龙茶出口势头虽已减缓,但其受日本、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侨的欢迎;而白茶等,虽销售量较低,但非我莫属。近来,云南的普洱茶炒声沸沸,有可能会成为茶叶市场上新葩。
2.种质资源丰富,良种数量多。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目前已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3,500多份,是当今世界上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
我国茶树良种选育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已审(认)定通过的国家级茶树良种97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良种80个。各产茶省还审(认)定了省级良种119个。茶树良种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