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孔乙己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1 本文由陌人不故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孔乙己(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孔乙己》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说之林”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小说单元,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共有五篇课文。安排这篇经典的小说,能够用以指导学生对典范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赏析。文章对人物的描写尤为精彩。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刻画,不仅能够了解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够了解小说反映出的社会意义。除此以外,环境描写、以乐写悲的手法、对比手法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本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范本,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更好引入其他小说作品的解读与赏析。

二、学情分析

本文适用于一般学校的八年级学生,该年级的学生在这个时期心理变化较大,思维进一步成熟,追求独立自由,较七年级时叛逆许多,学习兴趣没有那么浓厚。在教学时,应注意理性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种方式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读,学会分析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对

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通过文本研读,较为深刻地体会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双

重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人物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重点段落为第4、6、11段。

(三)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从而感受作者对笔下人物既批判又同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孙伏园的《鲁迅谈〈孔乙己〉》导入,激发学生对《孔乙己》的阅读兴趣。

(二)具体过程

1、自由读全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段。

(阶段目标:对小说情节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感受孔乙己的人物特点。)

2、浏览文本,探究问题:

文章的结局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阶段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初步感知人物的悲剧命运,通过思维的碰撞,进入下一步深入地探讨人物形象中去。)

3、(1)深入探究问题:“谁杀死了他?”

结合文本,有理有据,概括阐明自己的观点。(可归纳为根本原因、社会原因、直接原因、自身原因)

(2)认真研读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段,结合具体描写,深入分析孔乙己身上的悲剧性格。(学生研读讨论后回答。适当提示可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孔乙己教案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孔乙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14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