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隧道工程-隧道围岩压力理论及隧道设计理论(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1 本文由亦可相拥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隧道工程课程报告,学习总结

图2普氏理论围岩压力

B+2×H×tan(45° 2)b= (m)

b

h= ( )

q=h×γ (kN/m),γ为围岩重度kN/m3 e1=q×tan2(45° 2) (kN/m)

e2=(q+γ×H)×tan2(45° 2) (kN/m)

1.3. 围岩分类法

上世纪70年代后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采用普氏系数(f)值的确定比较困难,通过国内外400多个塌方的工程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按围岩稳定状态讲围岩分成六类,以罗马数字标书,即Ⅰ类围岩、Ⅱ类围岩、Ⅲ类围岩、Ⅳ类围岩、Ⅴ类围岩、Ⅵ类围岩。Ⅰ类围岩稳定性最差,Ⅵ类围岩最好。提出了如下围岩压力的计算公式:

q=0.45×26 × 式中:q—垂直压力(MPa),S—围岩类别, —围岩重度(kN/m3), —洞室宽度影响系数, =1+i(B 5),其中B为洞室宽度(m),i:当B<5时,i=0.2; B>5时,i=0.1。

1.4. 围岩分级法

围岩分类法铁路隧道设计规范采用以后,多位专家对围岩分类法的提法不赞同,分类是指不同性质的问题,而“隧规”分类是指围岩稳定性而言,对于围岩稳定性无类可言,只能是围岩稳定性分级。国标采用的是围岩分级的提法,同时国标规定Ⅰ级围岩稳定性最好,Ⅵ围岩稳定性最差,与隧规相反。1998年制定隧道新规范时,采用了国标的提法和排序,围岩分级符号仍采用罗马数字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隧道工程-隧道围岩压力理论及隧道设计理论(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隧道工程-隧道围岩压力理论及隧道设计理论(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18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