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整合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 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 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演变: (新)刻画符号—(商)甲骨文—(商周)金 汉字的起 文—(秦统一)小篆—隶书 源和演变 总趋势: 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 稳定。
汉 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 字 书法发 与 展历程 发展阶段 自发阶段:魏晋以前(秦汉)实用性文字 书 自觉阶段:魏晋以来(原因) 法各阶段书法的特征及成因 篆刻 艺术 秦汉是篆刻标志性时期 明中叶成为独立的艺术
书法成因
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基础)
时期秦 汉
历代书法艺术的特征、成因简表 特 征 成 因 书法家及代表作 品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王羲之《兰 亭序》 《泰山刻石》
魏晋南 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 虚玄灵动 形成;文具改进。 北朝 隋唐
草书:狂放不羁; 草书:张旭、怀素; 政治统一, (新高 楷书:注重规范法 楷书:颜真卿、柳公 经济繁荣 峰) 度 权 宋代 宋代重文,市民阶 追求个性而忽略 苏黄米蔡 层兴起,社会生活 法度,倡导“有 四大家 丰富多样 意无法” 明代 社会进一步平民 强调个性化 祝枝山、文徵明 化、世俗化 的创造
“ 飘 若 浮 云 、 矫 若 惊 龙 ”
秦绎山刻石 (小篆)《平安帖》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 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 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 于流行,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称“书圣”。
王羲之(303-361)
“颠 张 狂 素”张旭 《肚痛帖 》 怀素《论书帖》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 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 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 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 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 地写。
秀雅精准
豪迈雄壮
挺拔瘦硬
欧阳询(初唐)
颜真卿(中唐) 柳公权(晚唐)
考考你: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欧阳询(唐)《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柳公权(唐)《玄秘塔碑》(局部)
颜真
卿(唐)《颜勤礼碑》(局部)
赵孟頫(元)《三门记》(局部)
课堂练习1、我国古代陶 器上出现了一 些刻画符号是 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夏朝 D、商朝
2、目前所知最早 的成熟的汉字是:
A、金文B、籀文
C、铜器刻画符号D、甲骨文
3、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字”,将统一哪一字体作 为官方规范规则:A、隶书 B、籀文 C、楷书 D、小篆
4、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5、汉字发展为自觉的 书法艺术是在:A、夏商 B、魏晋南北朝
C、两汉时期D、西周晚期
6、汉字能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其原因不包括:
A、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B、知识群体的推动 C、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D、统治者的喜好
7、隋唐国家统一,王朝鼎 盛,盛世气象,我国书法 艺术达到新高峰,具体表 现不包括: A、张、怀的草书狂放不羁
B、欧、颜、柳的楷书C、楷书注重规范法度 D、馆阁体精润美媚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更加强调 个性化的创造
B、清代世运转衰,馆阁体精润美媚,抱残守缺,了 无生气C、宋代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D、两汉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9、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开始成为中国古代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明中叶以后 D、西周晚期
10、对中国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表述不准确的是: A、有了文字,就形成了印章艺术
B、明代中期,思想活跃、文化自由,篆刻成为中 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C、在篆刻艺术上,秦汉时代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D、其创制以汉字为前提,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
时间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风格特点 代表人物/作品
历史成因
马家窑文化— 自然、生动、 (陶画、岩画): 质朴,浪漫 集体舞蹈图 (绘画的起源) 战国秦汉 浪漫、神秘、 战国《人物龙凤图》 (帛画): 不失古拙 魏晋南 北朝 唐朝 顾恺之 “以形写神” 社会动荡; 开始出现凸显 个性的文人画 《女史箴图》 士人群体的追求 创制法度;展现 雍容华贵的盛唐 气象 文人山水画成为 独立画种;更注 重意境 风格奇特、 不拘成法 吴道子《送子天 王图》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政治统一、经济 繁荣、文化发展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兴起更注重 内心修养 时代变化 社会动荡
新石器时代
宋代
明清
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
时间宋代
特点
代表人物/作品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北宋画坛最大亮点木刻版画;年画、 布贴画和剪纸画
历史成因商业兴盛、 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民间文化繁荣
民间 风情(风俗画)
明清
中国绘画风格 ①写实——宫廷、民间绘画 ②写意——文人画(诗书画印一体)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复习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