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比较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几种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在星形拓扑中,每个站通过点-点连接到中央节点,任何两站之间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中央节点的结构显得比较复杂,对其要求较高。
环型结构:通过中继器进行点-点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中继器接收前驱站发来的数据,发往后继站。链路是单向的,工作站需有较复杂的网路处理功能。
总线型结构:在总线拓扑中,传输介质是一条总线,工作站通过相应硬件接口接至总线上。一个站发送数据,所有其它站都能接收。
2-6 说明ISO/OSI协议模型的七层结构,每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问题。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
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
由。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并且在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系。
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用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标准方法对数据编码。
应用层包含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
2-7 物理层的接口有几种?请简要加以说明。
(1)RS-232C RS-232C是1969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修订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规定数据信号按负逻辑进行工作。以-5~-15V的低电平信号表示逻辑1,以+5~+15V的高电平信号表示逻辑0,采用25针的接插件,并且规定了最高传输速率为19.2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5m。
(2)RS-449为了进一步提高RS-232C的性能,特别是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EIA于1977年公布了RS-449标准,并且得到了CCITT和ISO的承认。RS-449采用与RS-232C不同的信号表达方式,它的抗干扰能力更强,传输速率达到2.5Mbit/s,传输距离达到300m。另外,它还允许在同一通信线路上连接多个接收器。
(3)RS-485 RS-485扩展了RS-449的功能,它允许在一条通信线路上连接多个发送器和接收器(最多支持32个发送器和接收器),这个标准实现了多个设备的互连。它的成本很低,传输速率和通信距离与RS-449在同一数量级。
3-1 简述PROFIBUS总线网络的模型结构和协议类型。
PROFIBUS通信模型参照了ISO/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其中FMS还采用了第7层(应用层),另外增加了用户层。
1.PROFIBUS-DP通信协议定义了第1层、第2层和用户接口层,未定义第3~7层,这种精简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现场总线技术(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