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和采写技巧——兼评_中国新闻奖_部分获奖作品(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冬致夏陌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

当前人们对社会新闻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在部分采编人员中,就有这样两种片面的理解。一种是认为社会新闻就是“杀人放火、贪污盗窃、暴力吸毒、嫖娼卖淫”之类的东西;另一种则将社会新闻简单理解为题材琐碎化、立意市井化、功能取向娱乐化、监督指向模糊化的报道内容。在这样的错误认识下,媒体上的社会新闻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错位。其具体反映在下述几种不良倾向上。

1、哗众取宠。一些媒体热衷于报道男女私情以及杀人、事故、车祸等负面新闻,弱化了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2、低级庸俗。在一些媒体上,内容庸俗、格调低下,偷盗扒窃、吸毒贩毒、绑架勒索、卖淫嫖娼及婚外恋、包二奶、一夜情、开房、同居等字眼时常充斥其间。正是这种低级庸俗,使媒体缺乏内省精神和批判意识,背弃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具备的责任。

3、琐碎浅薄。有些媒体热衷于挖掘影星歌星的隐私秘闻、名人的风流韵事,或是市井百姓中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还美其名日“民生”新闻、“公共”新闻。

4、假闻不断。一些媒体为了抢新闻,常常不经过核实就刊发一些通讯员来稿、国内外网站上的稿件。导致假新闻层出不断,其他媒体也不加分析竞相转载,以致假新闻泛滥成

万方数据

MediaPractice

Research应用研究疆

灾。如2008年的《孙中山是韩国人>、2007年的“纸馅包子事件”、2006年的《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2005年的《布什要卖掉夏威夷>、2002年的<千年女木乃伊出土后怀孕》等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都是有名的假新闻。假新闻不仅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也严重损害了受众的利益。

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社会新闻的正确价值取向至少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媒体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指明了道路。

二是把握好“通俗”的尺度,要“通俗”不要“媚俗”。目前,以“明星取代模范、美女挤走学者、绯闻顶替事实、娱乐淹没文化、低俗代替庄重”的报道取向必将会使媒体丧失自己应有的品格,遭到社会大众的唾弃。

新闻要做到通俗,媒体要做强做大,就要考虑到多方面读者的意见。不仅有高端读者,还要包括市井百姓;不仅要让退休老人读得懂深奥的经济新闻,也要让文化不高的普通老百姓读得懂社会新闻。这就对媒体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新闻要做到通俗易懂。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负面社会新闻报道。一般认为,正面报道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负面报道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运转。但这种理解最多只对一半。天灾人祸等负面事件是社会新闻的常态题材,不可避免,也不必刻意回避。负面报道是新闻美学价值的间接表达,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丰富人们的审美认识,强化人们的美丑分辨能力: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审美追求,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有助于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完善。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负面社会新闻客观上也能起到调剂心情、舒缓压力的作用。因此说负面社会新闻报道是社会的“减压阀”,也是促进问题解决的推动力。因此,正确处理好负面社会新闻的报道,显得尤为重

要。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负面报道不能过多,过多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在一份报纸上,每天见诸报端的都是一些打打杀杀、夫妻吵嘴、恋人分手、邻里纠纷、跳楼自杀、车祸死人等新闻,读者的感觉必然不好,觉得整个城市的治安不好,会对城市的形象造成一定的伤害。记者在采写负面新闻时,要考虑好角度和着力点,不能肆意夸大事实,不能带有偏向性,不能带有主观性。媒体不能成为当事人的发泄渠道,也不能成为群众隐私的暴露窗口。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新闻不应该以肤浅琐碎的瓤闻噱头来取悦受众,而应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作为切入口,关注社会的基本生活形态,真实报道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四、采写社会新闻的要求

社会新闻涉及面是很广的,把握得正确,它的导向作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和采写技巧——兼评_中国新闻奖_部分获奖作品(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和采写技巧——兼评_中国新闻奖_部分获奖作品(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039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