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应用研究Media
PracticeResearch
也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帮助党和政府了解社会、研究社会,从而作为决策参考;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作用;它可以起到生动、具体、形象的法制教育作用:它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记者采写社会新闻,要着重从下述6个方面去努力:
1、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社会新闻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要以大局为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以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准则。有了这种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社会新闻的报道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导向作用。
2、要有自觉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指的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社会新闻的内涵丰富,记者应该从多种社会问题中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善于提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类问题。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是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以第2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武大专家:我国买卖论文成“产业”>一稿为例,作者针对高校中存在的学术腐败之风,抓住这个问题,从武汉科技大学正使用反剽窃软件检测学生论文,顺藤摸瓜找到了从事“论文买卖”研究的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说服他接受采访,并拿到了第一手材料,对“论文买卖”的内幕、成因及解决路途进行全国追踪,最后写成这篇消息。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跟进报道,使“学术腐败”成为最热门的年度话题,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3、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记者、编辑在采写、编辑社会新闻中,必须坚持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卖点”而钻头觅缝去搞低级庸俗的东西:也不能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特别是在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中,一定要客观、公正,要以法规为准绳,要以理服人,把握好度,切忌片面性,更不能感情用事,挟私报复。以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南京冠生园: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一文为例,记者从最初知道“南冠”的生产内幕,到最终节目播出,拍摄等待时间长达一年。记者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负责任的精神,一年之中七下南京,拍摄了大量素材。在此基础上,又对稿件和画面进行反复推敲,最终拿出一条严谨、客观、真实的新闻。节目播出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制定出措施,对各地月饼市场进行质量监督,整顿经营秩序。这条新闻维护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利益。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和采写技巧——兼评_中国新闻奖_部分获奖作品(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