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半月谈 24期申论热点
成了蓄污池,重灾区。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000万公顷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
农民已经从自身的生产效益、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中日益深切地感悟到科学发展的道理,政府也由此感受到日益强烈的转型压力。原先奉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应当彻底摈弃,那种不顾资源和环境后果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应当彻底转换。农民渴望从绿色、健康、安全的现代农业进步中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获取更多的幸福感受。
同时,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是迫在眉睫。推进土壤修复,在“刮土疗毒”中恢复土地生机,从食品安全看,自是一项治本之策。从拉动内需看,也是前景诱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实,农民中也蕴藏着对食品安全、绿色价值的强烈向往。“有机大米,至少20元一斤,还要VIP客户直接向公司订购才能买到。”可是,农民在绿色推销中,发现到处都有真真假假的认证和标志,谁相信你卖的就是“有机”?无情、错乱的市场,上演了一幕幕“劣币驱逐良币”的活剧。即使有“教授”帮你“卖大米”,也难免遭受市场冷遇。
分散的个体农民很难在市场上建立起与城市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怎么办?认养农地,开辟为城市家庭订单式代种、代养的“自然农庄”,发展社区支持农业,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这种思路受到市场范围、经济区域的制约,不易做大做远,很难成为未来食品供应的主流。资本下乡,让具有全产业链运营实力的企业投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这也是一种思路。只是,资本主导、行政推动的大规模圈地,能不能让农民分享开发高品质农业“金矿”的财富效应,会不会剥夺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和历史机遇,还须慎重。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半月谈2012年全年评论(1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