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条约》
万吨,SS-20 为3×15万吨。命中精度最高的为:“潘兴”Ⅱ号45米,“战斧”BGM-109G为30~100米,SS -20为400米。装备时间最短的为:SSC-X-4已生产尚未装备,“潘兴”Ⅱ和“战斧”BGM-109 G均为1983年,SS-20为1977年。?
在确定要销毁的中短程导弹中,前苏联为:SS-12导弹,726枚;SS-23导弹,200枚。美国只有一型,即“潘兴”ⅠA导弹,170枚。这些导弹中,射程最大的依次为:SS-12,900公里; “潘兴”ⅠA,740公里。弹头威力最大的依次为“潘兴”ⅠA,40万吨;SS-12,20万吨。命中精度CEP最小的为“潘兴”ⅠA和SS-23,均为400米。装备时间最短的为“潘兴”ⅠA,1985年。?
从上述销毁方案可以看出:前苏联应销毁的导弹总数比美国多一倍,由于650枚SS-20导弹每枚可携3个分导弹头,所以应销毁的弹头数又多出几百个,可见前苏联是做了某些让步的。另外,苏美中导谈判从1981年10月开始,6年中“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吵吵得挺凶,一个协议也没达成。这一《中导条约》的签订,说明前苏联在三个原则性问题上作了重大让步 :一是中导与SDI问题,前苏联原坚持一揽子谈判,美国反对,结果还是没涉及SDI;二是所谓“全球双零点方案”,即美国要求前苏联把中导和中短导一枚不留,统统销毁,双双削减为零。前苏联则希望保留亚洲部分用以威慑日本和中国的100枚SS-20导弹,结果还是实现了 “双零点方案”;三是现场核查问题,前苏联反对进行现场核查,在美国的坚持下,它不仅同意到导弹基地,试验、贮存、训练和销毁设施现场进行核查,还同意到SS-20生产工厂进行现场核查。?
应该说,《中导条约》的签订是件好事,它虽然仅占美苏核武库总数的3~4%,但消除了欧洲和亚洲交界地区的核威慑,对今后远程和洲际导弹的谈判奠定了基础。当然,何时能就远程、洲际和潜射弹道导弹进行谈判和销毁,目前还是个谜。?
l 美苏《中导条约》中要销毁的中程导弹有哪些型号??
1987年12月8日,美苏首脑在华盛顿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销毁中程导弹的条约。条约规定:在条约正式批准生效后3年内全部拆除和销毁射程1000~6000公里的地地中程导弹有:美国的“潘兴”Ⅱ弹道导弹和BGM-109C“战斧”陆射巡航导弹,前苏联的SS-4和SS-20弹道导弹。销毁的这些导弹仅占美苏核武库总数的3~4%。且大都部署在欧、亚地区。?
“潘兴”Ⅱ号导弹是美国70年代研制、80年代初服役的一种带末制导装置的2级固体火箭推进的弹道导弹,是美国在西欧与前苏联SS-20中程导弹相抗衡的主要武器,它在西德部署有108枚。这种导弹全长10米,弹径1米,发射重量7200公斤,弹道高度300公里,速度12马赫,射程1800公里,命中精度25~40米。该导弹的最大特点就是再入飞行器能机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中导条约》(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