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单车的排放污染物量比欧美发达国家的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汽车排放的大量废气聚集在城市区域上空,而其浓度又和道路的宽窄,建筑物高度,车流量和构成,以及交通高峰期等因素有关。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也与城市交通规划有一定的关联。我国城市大部分应用的是“四个阶段”交通规划方法,即按照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等四个步骤来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交通规划方案。其考虑因素一般是社会经济因素,而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但现在却因为城市交通规划长期只重视满足机动化出行的需求,而忽视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许多城市机动车道越修越宽,而自行车车道越修越窄,有的甚至与人行道合并,导致自行车和步行这两种零污染的交通方式越来越不受人们青睐。其次,鉴于个体机动化的出行方式较公共交通方式具有更好的可达性和舒适性,更多的出行者选择个体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导致交通堵塞,交通结构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1优化城市布局
合理的城市布局,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减轻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可按照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区划布局,制定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到减少人们出行的迁移率和降低局部地段车辆的拥挤与阻塞,商业区不宜过分集中。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工业厂址应选在下风向,而且厂址应选在空气流畅、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的地方,并与居住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的大小,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防护级别标准执行。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尽量避免夹道建设。除此之外,还应避免形成过于封闭的街道,应专门留出通风廊道。通过“风走廊”,可将市郊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城市,市区内的原空气与新鲜空气经湿热混合之后,在风压的作用下导出市区,从而使城市大气循环良性运转,提高环境空气的质量。
2.2改善交通体系
(1)为了使油得到充分燃烧,应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定位交通规划,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城市交通体系应以这样的优先顺序考虑: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出租车,私人机动车,货车,摩托车,应为自行车步行这两种出行方式提供更多的方便。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载效率与占用的交通空间都不同,其中公共交通的运载效率最高,占用的交通空间最小,造成的污染也最少。所以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而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大气污染。
2.3城市绿化
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而且可以调节气候,降解、转化有毒气体,减轻空气污染和防尘杀菌、降温增湿、调节气候、减弱噪音、防止沙尘。茂密的林丛可以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有的树叶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绒毛,有的能分泌粘液与油脂,所以可以吸附大量沙尘。如此的往复阻拦和吸附尘埃,空气得以净化。建议对公路两侧边坡和中央隔离带等地方进行绿化时,耐污染且净化效果好的植被应优先考虑。同时加大商业区及生活区的绿化治理。要严格执行车辆的排放标准并限制运载车辆在住宅区运行,加强生活区和商业区的规划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大气污染与城市规划(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