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
1.(2010·四川文综)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要求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且这一承诺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材料不能说明在气候问题上( )
A.国家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
B.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D.国家间的冲突代替了合作
【解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立场是因为它们的国家利益不同,A项正确,不当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说明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B项正确,不选。题目中我国提出的承诺是我国在国际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的体现,C项正确,不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国际形势下,合作是主流,D项错误,当选。
【答案】D
2.(2009·广东)2008年11月胡锦涛在访问古巴时强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斗争。这体现了( )
A.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B.主权完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解析】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故不选A项;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故不选B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故不选D项;中国人民之所以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斗争,是因为古巴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本题选C项。
【答案】C
3.(2009·广东文基)继中日两国领导人“破冰”、“融冰”、“迎春”之旅后,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暖春”之旅,两国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这反映了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是( )
A.国家力量 B.国家利益 C.睦邻关系 D.共同利益
【解析】国家利益是对国际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故选D项。
【答案】D
4.(2008·全国文综Ⅱ)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太平洋战争形势图(1942年5月)
“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
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
【解析】第一小问考查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按照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要求回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2012高三一轮【立体设计 走进新课堂 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④备选习题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