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
小学高年级经典散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
开题报告
南通市实验小学 成秀丽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三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具体体现在:(1)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2)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3)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4)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5)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特别是一些大散文家的作品语言平实精炼,但感情真挚,韵味无穷,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阅读。
散文阅读就是通过品读这些言简意赅、韵味无穷的美文,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鉴赏力,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着眼于阅读方法训练,阅读知识讲解,还应当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注重人格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会自觉进行审美判断,吸收文化,创造性阅读,这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根本。
散文阅读主要包括叙事散文阅读、抒情散文阅读及说理散文阅读。
抒情散文这一类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文中的思想情感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说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及论述
《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高年级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巴金:
只要不是诗歌,又没有完整的故事,也不曾写出什么人物,更不是专门发议论,将道理,却又不太粗糙,而且还有一点点的感情,像这样的文章我都叫做散文。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小学高年级经典散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