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综合布线
们分别用于描述两种系统的性能。 ¬2.4. 计算机网络与布线系统之间的关系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目标之一是计算机网络。它的每一代产品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Φ铜缆部分(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Φ最早的综合布线系统为三类产品,它的带宽为10MHz,对应的计算机网络为10MHz以太网。不久三类布线产品支持16MHz带宽,对应的网络则升级为16MHz的令牌环网; Φ第二代布线系统为四类产品,它的带宽为25MHz,对应的网络为HP公司的100VG(百兆网之一),而随着五类布线产品的迅速登场,四类产品很快消亡; Φ五类布线产品对应于快速以太网(百兆网之一)和155Mbps的ATM网,而1999年推出千兆铜缆以太网时,网络厂商宣布其传输线缆为五类双绞线,事实上是指增强型五类双绞线(5e类); Φ增强型五类布线产品是为满足千兆以太网的需要而推出的,其标准带宽仍为100MHz,根据NORDX的资料,它还支持1200Mbps的ATM网络模型; Φ六类布线产品能够支持千兆以太网,但没有更快速的计算机网络与之对应。根据NORDX的资料,它支持2400Mbps的ATM网络模型; Φ6A类布线产品能够支持万兆以太网,其传输距离为100米,无论带宽为500MHz; Φ七类布线系统至今是为有线电视开发的。因为有线电视的常规带宽为550MHz(除双向数据传输外),故七类线定义为600MHz。由于七类线是每个线对屏蔽,同时外层屏蔽,因此在同一根双绞线内,可以同时传输计算机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信号; ¬7A类布线产品是根据多媒体传输的应用而提出的,它的传输距离仍然为100米,但物理带宽上升到1GHz(1000MHz)。 Φ光缆部分光纤布线系统是随着光纤网络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器、光纤网卡)的价格下调而逐渐发展的。由于光纤布线系统目前尚不能用于电话线路,因此它将与全光纤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同步发展。一旦光计算机进入实用阶段,光纤布线系统将完全取代铜缆布线系统。 ΦOM1光纤系统。OM1光纤是指带宽为200MHz.Km的光纤,主要代表产品为62.5/125微米的多模光缆。在百兆以太网时,这种光缆可以传输2000米,与综合布线园区网的2000米传输距离刚好吻合。在千兆以太网应用中,它的传输距离定义为220米(使用廉价的SX模块)和550米(使用高档的LX模块); ΦOM2光纤系统。OM2光纤是指带宽为500MHz.Km的光纤,主要代表产品为50/125微米的多模光缆。在千兆以太网应用中,它的传输距离定义为500米(使用廉价的SX模块); ΦOM3光纤系统。OM3光纤是指带宽(850nm波长)为1500MHz.Km的光纤,中文名称为多膜零水峰光纤。它主要用于传输万兆以太网,其传输距离为300米,如果将它用于千兆以太网,则通常可以传输900米以上。 OS1光缆系统。OS1光纤是传统的单模光纤,使用波长为1310nm和1550nm,它可以长距离的传输百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在电信线路中基本上都使用单模光纤。因此,它主要用于Φ园区网、主干长度超过300米的大楼内和与电信线路直接连接的室内光纤线路上; 全波光缆系统。全波光纤又称为单模零水峰光纤,它的使用波长为1310~1625nm,而且所能接受的信号幅度大于普通的OS1单模光纤。根据有关资料,它除了可以用于波分复用(WDM)外,还可以实现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的远传。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目标之一是计算机网络。它的每一代产品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在布线系统的发展已超前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5. 千兆以太网迟早会成为桌面传输的主流产品 10M以太网到桌面在中国大陆持续了9年多以后,目前仍然在某些系统中继续工作。而100M以太网到桌面在1997年已经看到(上海人保大厦),但广泛使用却是2000年的事,那么哪一年千兆以太网到桌面会成为主流?从应用角度看,10M以太网目前仅在大量数据传输(如备份等)时落伍了,可在常规应用中并没有明显的传输太慢的感觉。因为大量的应用还是数据/文字录入、绘制平面图纸、显示网页、统计计算之类,而类似于三维动画、图形旋转、资料转存之类需要高速传输的业务往往集中在少量专业部门。因此,就象国外有些公司的台式电脑还在使用中国早已看不见的286、386和486电脑一样,10M以太网仍然能够满足常规的网络传输需求。在智能小区中,目前的宽带网仍然是10M到家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0M以太网将被淘汰的真正原因是网络供应商所推出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以工程商角度看综合布线(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