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综合布线
盖跳线管理器可以将跳线“隐藏”在管理器内,对外的美观性比较好,因此它的应用越来越多。 在带盖跳线管理器中,两侧的进线槽宽度决定了跳线的宽度,通常使用的16槽跳线管理器的进线槽宽度为6.5mm,只能放入6类非屏蔽跳线(软线)。
Ø 接地导线
接地导线是屏蔽配线架和机柜接地所需要使用的导线。屏蔽配线架是从每个配线架单独拉一根接地导线到机柜底部的接地铜排上,机柜则是从接地铜排铺设至机房(包括楼层配线间、电信间、弱电间等等)的接地铜排或接地桩上。
众所周知,高频电流主要是在导线的表面流过,即所谓的“趋肤效应”。因此如果要提高接地导线的高频效果,就应该增大导线的表面积。由于编织型导线的表面积远大于同等截面积的单股铜导线,因此使用编织导线作为综合布线协调的接地导线比较适宜。
由于编织导线没有护套层,所以需要另购套管,并套在导线外防止接地导线碰到其它导电物体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Ø 机柜
许多集成商都是自己单独采购机柜。在采购机柜时,只通知机柜供应商说是采购几个宽、高、深各是多少毫米的机柜,其它参数都不说明,这实际上对自己是很不利的,因为机柜制造商大多不懂综合布线工程,更不了解业主方可能出现的需求。
机柜制造属于钣金工,大多数专业机柜制造商只知道设备机柜、通信机柜、控制机柜等机柜类型,并不清楚综合布线用的机柜长什么样。如果将那几类机柜买来,当然可以用于综合布线,但要做出一个好的布线工程,可就先天不足了。
一个适合于综合布线的机柜,应该至少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素质:
电源插座不干扰水平双绞线
在许多市售的机柜内,电源系统大多采用电源拖线板(在1997年看到的德国机柜样本中,也有这种横担的电源模块),安装在两根后立柱之间,其理由是高度可调,便于网络设备的电源插头就近插入电源插座。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
其一:在综合布线标准和建筑电气标准中,明确要求强电与弱电相隔200mm以上,而且不允许平行。在通常情况下,水平双绞线是在后立柱与后门之间顺着边壁上升到配线架所在的高度,然后横向敷设,到达配线架。这样,就是电源拖线板与水平双绞线之间的距离变得很小,事实上是将电源干扰强加给水平双绞线。
其二:大多数电源拖线板内的电源插座都是万能插座,可以插入各种各样的电源插头。而从电气接触性能角度来看,这种插座与插头之间的接触点很小,既容易产生电火花,也容易引起接触不良。
由于以上两点,笔者不建议使用电源拖线板,更不希望电源拖线板横担在两根后立柱之间。右图是笔者在2003年施工时拍摄的照片之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以工程商角度看综合布线(2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