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城建背后,“满城挖”的争议一直未平息。武汉市社科院副院长吴永保则认为,武汉城建目前的建设,不是太多太快,而是太少太慢,近几年应该还会进一步增加建设,目前武汉的城建,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定位。外地投资者过来,看投资环境,首先看到的是交通。
城建阵痛隐忧
在“复兴大武汉”的口号上街的同时,武汉也和诸多城建大跃进的中西部城市一样,进入城建阵痛期。
“欢迎在下雨时,到武汉看海”成为近两年坊间广传的段子。胡润洲提出,这些现象和大规模城建以及不规范的施工管理,有直接关系。此外大规模城建对武汉的未来或产生持续影响的,将是资金问题及伴生的土地财政隐患。
在7月12日的会议上,武汉市长唐良智发言时称,武汉市的基础设施投资从2008年的300多亿元逐年攀升,到2012年已达到1150亿,占2012年武汉GDP的14%——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仅为2%,在2013年,武汉在基建中的投资将达到1300亿元。
武汉市一位参与交通规划制定的负责人提出,目前正在建的交通项目,武汉市政府绝大部分多采用土地“打包”形式,目前不可能再为建设一个项目,政府财政投过多的钱,而是将沿线的土地打包,来平衡资金紧缺问题。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城市土地为稀缺资源,项目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土地财政弊端日益显现。
胡润洲说,武汉市找贷款也是越来越艰难,保守估计。武汉市交通建设方面的资金,依靠土地打包的至少占6成;2012年武汉土地出让金907.7355亿,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55.5%,“当然,这不是武汉仅有,很多一线城市也都采取这种融资模式,从长远来看,资源完了,未来怎么办?”他对土地财政和城市持续发展提出担忧。
7月12日,武汉市长唐良智在总结上半年政府工作时称,当前,我国城市竞争格局由“春秋”混战时期转入“战国7雄”争霸时代,武汉、成都、杭州、青岛、南京、大连、沈阳7个城市竞争呈白热化态势。“大家的差距也就在一两年内,稍不留神,与先进的城市差距就会拉大,就会被后面的城市超越。”唐良智表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复兴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