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崩解时限3 取优化处方分散片1片置19~21℃50ml水中,测得平均崩解时限为(40.5±6.2)s,n=6。
2.4.2 分散均匀性3 取优化处方分散片1片置
于50ml水中,充分搅拌使分散均匀,颗粒全部能通过710Λm的筛网。
2.4.3 混悬液稳定性 取优化处方分散片1片置20℃50ml水中,充分搅拌,立即于700nm处测定透光率(T0),并记录0、5、10、15、20、30min时透光率(Tt),取算术平均值(n=6),计算(Tt-T0) T0。以(Tt-T0) T0对t作图,经线性回归得方程为(Tt-T0) T0=0.0112t-0.115,r=0.992。k值越小,表明混悬液沉降越慢,越稳定。
2.4.4 体外溶出度测定 分别取布洛芬分散片和自制布洛芬普通片4,依照溶出度测定法5,以900mlpH7.4的磷酸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00r min,温度(37±0.5)℃,取样量5ml,样品经0.45
Λ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在264nm
处测定吸收度
值,计算溶出百分率,结果见图1。
图1 布洛芬普通片及分散片在pH714介质中的
累计溶出度曲线
3 结论
3.1 以pH7.4的磷酸缓冲液为溶剂进行紫外扫
描,发现布洛芬在222nm和264nm处有最大吸收,在222nm处吸收峰灵敏度高,但CMS2Na、MCC等辅料在此处有干扰。264nm处的吸收峰较弱,但辅料无吸收,且在50~300Λg ml浓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本文测得的回归方程用于直接取续滤液,过滤,测定紫外吸收,可对布洛芬分散片体外溶出度进行控制。
3.2 布洛芬原料药和MCC等辅料易吸水,制粒前
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干燥,增加片剂硬度,崩解时限减慢。因此,将所有处方的硬度均控制在(8.0±1.2)kg范围之内。
3.3 控制分散片质量的关键是选用适宜的辅料和控制药物和辅料的粒度。本实验用CMS2Na等溶胀度较大的辅料研制了亲水溶胀性分散片,该分散片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布洛芬分散片的研制(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