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 ( ) A.SO2 C.BBr3
B.BeCl2 D.COCl2
【解析】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得四种分子的结构如下:
【答案】 BC
13.海底有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1 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1个游离水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
【解析】 天然气水合物中CH4分子是正四面体构型,结构对称,是非极性分子?H2O是V形结构,
- 4 -
- 5 -
属于极性分子。由于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水分子填满。所以8个笼中有6个CH4?46?2?48个H2O?CH4与H2O个数比为1∶8,即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为CH4?8H2O。 【答案】 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升高
B.H2O的熔点、沸点大于H2S的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D.氯的各种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HClO?HClO2?HClO3?HClO4
【解析】 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HF的沸点在HX中最高,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除存在范德华力,还存在氢键,D项中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ClO3?HClO2?。
【答案】 B
15.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Na、K、Rb、Cs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解析】 A中各物质形成分子晶体,分子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B中,各物质都为离子晶体,其熔点的高低与离子键的强弱成正比。C中,各物质都形成金属晶体,其熔、沸点的高低与金属键的强弱成正比。D中?H2S和H2O都形成分子晶体?H2O的熔、沸点高,主要是因分子间形成氢键所致。 【答案】 D
16.已知[Co(NH3)6]3?的立体结构如图,其中1 6处的小圆圈表示NH3分子,且各相邻的NH3分子间的距离相等(图中虚线长度相等)。Co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其中三个NH3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3Cl3]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3??- 5 -
- 6 -
A.1B.2 C.3 D.4
【答案】 B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2分)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个。
(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 。
的沸点比
是 。
高,原因
(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 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 。 (4)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 g?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 cm。
【解析】 (1)氧元素核外有8个电子,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s2p?所以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2个。
(2)O—H键属于共价键,键能最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均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但氢键要强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所以它们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O—H键、氢键、范德华力;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有时也存在于分子内。邻羟基苯甲醛在分子内形成氢键,对羟基苯甲醛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高。
(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H3O?中O上的孤电子对数目?1?由于中心原2(6?3?1?1)?1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共有3+1=4对,所以H3O?价层电子对构型为四面体形,因此H3O?中O原子采用的是sp杂化;同理可以计算出H2O中O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目?12(6?32243??32?1- 6 -
- 7 -
因此排斥力较大,水中H—O—H键角较小。
(4)氯化钠的晶胞如图所示,因此氯化钠晶胞中含有的氯离子个数
1为8?1同样也可以计算出钠离子个数为4。由于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8?6?2?4?结构,所以CaO晶胞中含有4个钙离子和4个氧离子,因此CaO晶胞体积为
4?56NA?acm3?224aNA cm3。
【答案】 (1)2 (2)O—H键、氢键、范德华力 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3)sp3 H2O中O原子有2个孤电子对?H3O?只有1个孤电子对,排斥力较小 (4)224aNA
18.(14分)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 ;
2?(3)SO4的立体构型是,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 ;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 ;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 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 。
【解析】 (3)硫酸根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12?(6?2?4成键电子对数为4,所以
32?价层电子对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故SO4为正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为sp杂化;(4)Au电子排布
可类比Cu,只是电子层多两层。由于铜金合金是面心立方堆积,晶胞内
- 7 -
- 8 -
N(Cu)?6?12?3?;的晶胞结构为8?18?1(5)CaF2,若将
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则该晶体中储氢个数为8,所以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
Cu3AuH8。
【答案】 (1)Cu?2H2SO4CuSO4?SO2↑?2H2O
CuSO4?(2)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可与水结合生成蓝色的(3)正四面体形 sp3杂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广东省东莞市重点高中高考化学三轮复习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四 Word(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