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文言文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3 本文由清风与我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加点词解释

做这类题,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 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如果词回原 句还不能断定解释得对错,那么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 来判断解释的对错。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语法关系来判断,比如,这个词处于动词位置,而题中译出来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解释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另外,复音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解释一样,一般情况下,这种解释就是错误的。如“今齐地方千里”,如把“地方”解释为“与中央相对”或“部位”,那就错了。因为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居多,其实“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

2017 春考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显怒,欲以吏事中商 ____________。 .(2)世以此多焉 ____________。 .

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

本题主要是考查公布的18个虚词,解题方法除了熟练掌握18个虚词中每个词的几个意义外,还要注意,有时两个词的意思相同,但语法功能各异,这样也不能认为是相同的,如“则”虽然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译成“就”,但有的是副词,有的是连词,这样也不能判定是相同的。

2016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今君乃亡赵走燕 ..B.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名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枯女夫尝劝枯有所营置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D.人臣树私则背公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

2014 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3.译文

试卷中文言题有两句是对选文的译释,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得满分也不容易,过去对译 文的要求有三个字:信(准)、达(通)、雅(美),而在高考试卷中能做到前两个字就可以了,特别是“信”。所谓的“信”,我们称之为直译,所谓的“达”就是意译,考生拿到译文后,首先想到的是直译,就是使每个词对号入座,如果对号入座后译句实在不通,这时才可以采取一下意译,目的就是遵守约定的语言习惯,但无论如何,一个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否则,考生就会失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评卷人在评卷时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果被定为得分点的词译释错误,那么译文肯定会被扣分,所以,一个句子中,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要翻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失分。那么

什么词能被列为得分点呢?我认为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词一定是一个比较难的词(也包括活用现象);第二,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出题人认为如果考生能把这些词译准,那么译整个句子就不会有大问题。另外,得分点还有设在特殊句式上的(过去也曾考过),这些特殊句式都要译成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否则也要被扣分。

2017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4.断句

最原始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看到的文言文所带的标点,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 因此,能否把不带标点的文言文断开,从某种角度上说也能判定一个考生的文言水平如何。 现阶段的高考试卷,也有对考生这方面能力考查的题型,怎样才能做到正确断句呢?我认为

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1)

注意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因为它们专有,所以不能随 便分开,也就是说坚决不能断。 (2)

借助虚词,特别是句尾虚词来断句。这是一种很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 下,古人在句尾处都要用一个虚词去结束句子,或者表示语气,或者表示其他用意,如“也”、 “矣”、“哉”、“乎”、“焉”、“与”(欤)、“耳”、“者”、“之”等,考场上,考生看到句子中有这些词,就应该想到这里是否应该断句,如果断开后能与前后句子的意思衔接上,就要毫不犹豫地下笔。当然,有时候,这些词还有出现在句子中间的,如“生乎吾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谨慎行事,不能僵死地遵守这些规律。 (3)

根据句子的内容断句。在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考生也不要盲目处理,可以采取 通观全句的办法。因为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母意”,而完整的“母意”是由几个“子 意”所构成的。也就是说,当知道整个句子大体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后,就要弄清楚它是由哪 些小环节构成的,如把这些小环节弄清楚了,句子也就好断了。

2017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B.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C.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D.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2013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5.文中人物性格的判断

本题应该注意设题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的解题方法是选择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而间 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能算在内,另外,如六句中有四句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而设题时,只

设了三句,失掉一句,这样的答案也应算对,考生不必去追究没有被列入的本来正确的那一 项,也就是说,不要求全。

2017 21.第②段表现了何武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2013 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

6.对选文的分析和判断

高考文言文4道选择题中最后一道是对文章的全方位把握,答对这道题的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大致译出全文的能力。然而,具备这一能力不一定能保证把分全部拿到,如果不能做到细心,还是会失去这宝贵的3分。那么怎样才能在译出全文的情况下不失分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考生要认真核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因为命题人有时会利用考生的粗心、紧 张,让考生先看前半部分,准确地说是重点看题支的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只是一般地浏览, 这时有些考生就盲目下结论,判定对还是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题支的前后 两部分做仔细的推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中招。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文言文资料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考文言文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3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