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荧光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什么应用?
3、比较差速离心与密度梯度离心的异同。
4、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替代光学显微镜?
7
5、相差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什么应用?
6、比较放大率与分辨率的含义。
7、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哪些特点?
六、论述题
1、试比较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区别。
七、翻译
1、cell line
2、cell strain
3、cell culture
4、cell engineering
5、cell fusion
6、primary culture cell
7、subculture cell
8、monoclonal antibody、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分辨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2、细胞培养:把机体内的组织取出后经过分散(机械方法或酶消化)为单个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传代,观察其生长、繁殖、接触抑制、衰老等生命现象的过程。
3、细胞系: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有的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而且带有癌细胞特点,失去接触抑制,有可能无限制地传下去的传代细胞。
4、细胞株:在体外一般可以顺利地传40—50代,并且仍能保持原来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行为的传代细胞。
5、原代细胞培养:直接从有机体取出组织,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6、传代细胞培养: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培养细胞汇合以后,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即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以一定的比率移植至另一些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存空间不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将影响细胞的生长,这一分离培养称为传代细胞培养。
7、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细胞或多核细胞的现象。一般通过灭活的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也可通过电刺激融合。
8、单克隆抗体: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获得的只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专一性强、能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二、填空题
1、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机械和支架系统;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介质折射率。
2、紫外光;电子束。
3、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4、透射电镜,扫描电镜。
5、固定,包埋,切片,染色。
6、超速离心法,层析法,电泳法。
7、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8、电磁,玻璃。
9、(小鼠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10、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冰冻蚀刻。
11、成纤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
三、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A,
7、A,
8、B,
9、C,10、C,11、D,12、A,
13、B,14、D,15、A,16、A,17、C,18、B,19、B,20、C,21、D、22、C,23、C,24、D,25、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
五、简答题
1、超薄切片的样品制片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要点:固定,包埋,切片,染色。
2、荧光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什么应用?
答案要点: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照射被检物体发出荧光,在显微镜下观察形状及所在位置,图像清晰,色彩逼真。
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细胞内天然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后发荧光的物质(如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发出血红色荧光);也可观察诱发荧光物
8
质(如用丫啶橙染色后,细胞中RNA发红色荧光,DNA发绿色荧光),根据发光部位,可以定位研究某些物质在细胞内的变化情况。
3、比较差速离心与密度梯度离心的异同。
答案要点:二者都是依靠离心力对细胞匀浆悬浮扔中的颗粒进行分离的技术。差速离心是一种较为简便的分离法,常用于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分离。因为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颗粒越大沉降越快,反之则沉降较慢。这种离心方法只能将那些大小有显著差异的组分分开,而且所获得的分离组分往往不很纯;而密度梯度离心则是较为精细的分离手段,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先在离心管中制备出蔗糖或氯化铯等介质的浓度梯度并将细胞匀浆装在最上层,密度梯度的介质可以稳定沉淀成分,防止对流混合,在此条件下离心,细胞不同组分将
以不同速率沉降并形成不同沉降带。
4、为什么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替代光学显微镜?
答案要点: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代替了光束,大大提高了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相对光学显微镜是个飞跃。但是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更加复杂;镜筒需要真空,成本更高;只能观察“死”的样品,不能观察活细胞。光学显微镜技术性能要求不高,使用容易;可以观察活细胞,观察视野范围广,可在组织内观察细胞间的联系;而且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特殊的细胞或细胞结构组分。
因此,电子显微镜不能完全代替光学显微镜。
5、相差显微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什么应用?
答案要点:相差显微镜通过安装特殊装置(如相差板等)将光波通过样品的光程差或相差位转换为振幅差,由于相差板上部分区域有吸光物质,使两组光线之间增添了新的光程差,从而对样品不同同造成的相位差起“夸大作用”,样品表现出肉眼可见的明暗区别。相差显微镜的样品不需染色,可以观察活细胞,甚至研究细胞核、线粒体等到细胞器的形态。
6、比较放大率与分辨率的含义。
答案要点:二者都是衡量显微镜性能的指标。通常放大率是指显微镜所成像的大小与样本实际大小的比率;而分辨率是指能分辨或区分出的被检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小间隔,即两个点间的最小距离。放大率对分辨率有影响,但分辨率不仅仅取决于放大率。
7、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①高分辨率: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本领,侧分辨率为0.1~0.2nm,纵分辨率可达0.001nm;②直接探测样品的表面结
构:可绘出立体三维结构图像;③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接近于生理环境的离子强度)等多种条件下工作;④非破坏性测量:由于没有高能电子束,对表现没有破坏作用(如辐射、热损伤等),能对生理状态下的生物大分子和活细胞膜表面的结构进行研究,样品不会受到损伤而保持完好;⑤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的时间短,成像快。
六、论述题
1、试比较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区别。
答案要点: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为照明源,将微小的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光学仪器;而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照明源,通过电子流对样品的透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仪器。它们的不同在于:
①照明源不同: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电镜的照明源是电子束;由于电子束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因而电镜的放大率及分辨率显著高于光镜。
②透镜不同:光镜为玻璃透镜;电镜为电磁透镜。
③分辨率及有效放大本领不同:光镜的分辨率为0.2μm左右,放大倍数为1000倍;电镜的分辨率可达0.2nm,放大倍数106倍。
④真空要求不同:光镜不要求真空;电镜要求真空。
⑤成像原理不同:光镜是利用样品对光的吸收形成明暗反差和颜色变化成像;而电镜则是利用样品对电子的散射和透射形成明暗反差成像。
⑥生物样品制备技术不同:光镜样品制片技术较简单,通常有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组强压片和细胞滴片等;而电镜样品的制备较复
杂,技术难度和费用都较高,在取材、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环节上需要特殊的试剂和操作,还需要制备超薄切片。
七、翻译
1、细胞系
2、细胞株
3、细胞培养
4、细胞工程
5、细胞融合
6、原代细胞
7、传代细胞 8、单克隆抗体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膜的化学组成;重点阐述了细胞连接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功能,并对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生物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要求重点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细胞连接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膜
2、脂质体
3、双型性分子(兼性分子)
4、内在蛋白
5、外周蛋白
6、细胞外被
7、细胞连接
8、紧密连接
9、桥粒 10、膜骨架
9
11、血影 12、间隙连接 13、细胞粘附分子 14、细胞外基质
二、填空题
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
2、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
3、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不仅没有细胞核,也没有。
4、动物细胞间的连接主要有、、和四种形式。
5、细胞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叫,由组成,中间有一个直径为 nm的孔道。
6、构成动物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和。
7、胶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其肽链的结构特点是。
8、蛋白聚糖是由和核心蛋白的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分子。糖胺聚糖的结构单位是。
9、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和等。
10、参与锚定连接的骨架系统可分两种不同形式,与中间纤维相连的主要包括,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
三、选择题
1、生物膜是指()。
A、单位膜
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
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
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
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类
E、糖类和脂类
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区域化
B、合成蛋白质
C、提供能量
D、运输物质
E、合成脂类
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共价键
B、氢键
C、离子键
D、疏水键
E、非共价键
5、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
B、糖脂
C、磷脂
D、胆固醇
E、以上都不是
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一层深色带
B、一层浅色带
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
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
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
7、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
B、多糖
C、类脂
D、糖蛋白
E、糖脂
8、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A、膜中的脂类
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
C、膜中糖类的种类
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
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
9、从上皮细胞的顶端到底部,各种细胞表面连接出现的顺序是()。
A、紧密连接→粘合带→桥粒→半桥粒
B、桥粒→半桥粒→粘合带→紧密连接
C、粘合带→紧密连接→半桥粒→桥粒
D、紧密连接→粘合带→半桥粒→桥粒
10、细胞内中间纤维通过()连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的细胞连成一个整体。
A、粘合带
B、粘合斑
C、桥粒
D、半桥粒
11、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通过()附着在培养瓶上。
A、粘合斑
B、粘合带
C、桥粒
D、半桥粒
12、下列细胞外基质中()起细胞外基质骨架的作用。
A、胶原
B、层纤连蛋白
C、纤连蛋白
D、蛋白聚糖
13、在下列蛋白中,除()外,都是粘合带所需要的。
A、跨膜蛋白
B、细胞内附着蛋白
C、肌动蛋白
D、中间纤维
14、有肌动蛋白参与的细胞连接类型是()。
A、紧密连接
B、桥粒
C、粘合带
D、间隙连接
15、在细胞外基质中将各种成分组织起来并与细胞表面结合的是()。
A、胶原
B、蛋白聚糖
C、纤连蛋白
D、中间纤维
16、能够使细胞锚定静止又能诱导细胞运动迁移的是()。
A、蛋白聚糖
B、纤连蛋白
C、层纤连蛋白
D、胶原
四、判断题
1、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2、外在(外周)膜蛋白为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细胞生物学》习题及其解答(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