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2-05-06 本文由感情洁癖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选择题

1.下列交通工具是19 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入中国的是( )

解析:1906 年,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20 世纪初,汽车才开始出现在上海;黄包车是在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基础上改进的;自行车于19 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因此答案为D项。答案: D 2.“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这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念的一句童谣。它说的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这一新交通工具开始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在

( )

A.19 世纪中期B.20 世纪初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解析:“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童谣说得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20 世纪初德国入侵青岛,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入了青岛,时间是1903 —1905年,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 201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若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百姓前往上海不可

能采用的方式是( )

A. 乘坐蒸汽轮船

B.乘坐火车机车

C.乘坐民航客机

D.乘坐马车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2010年前的100年是 1 9 1 0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中国百姓乘坐民航客机是不可能的,故选C项。

答案:C

4.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

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 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 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

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不包括”,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而不是“减缓”,故选D项。

答案:D

5. 大龙邮票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始发行于1878年7月24日,其面值以海关的记账单位关平

银表示,近十年其价格一路飙升。下列关于其发行部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

- 2 -

①是大清邮政发行 ②当时邮政并未脱离海关 ③还处于邮政试办阶段 ④邮政与电信合一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解析:由“ 1878 年”发行大龙邮票,以“海关的记账单位”表示面值,再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①②③正确。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排除。

答案: B

6.

下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 )

A ?服饰

D. 婚礼

解析:图片人物穿的是传统服装长袍马褂,故 A 项错误;图片没有反映建筑物情况,故 B 项 错误;图片人物在接电话,反映的是通讯工具的变化,故

C 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婚礼,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7. 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 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

) A.电报

B .火车 C.电影 D.电灯

解析: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

A 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

B 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

C 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8. “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 可通信。”材料中所说的近代通信工具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

( )

A .19 世纪中期

B .19 世纪末

C .20 世纪初期

D .20 世纪中期 解析:中国最早的有线电报是 1877 年在台湾架设的,故选 B 。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 1 639 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两万多 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 马、驿驴、驿船和驿

B .①②③ D.①②

B .建筑 C.通讯

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 里,

再快要日行300 里,最快要求日驰500 里;步行人员日行50 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 里,江行50 里,其他60 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 到150 里。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材料二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 年 2 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 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 年 2 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上海档案信息网材料三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 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权利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驿传通讯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通讯手段变化的原因。

(3) 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 问,抓住“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两万多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等信息归纳。第(2) 问,结合信息“清政府投资”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 问,注意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归纳。

答案:(1) 驿站及从事驿务的人员多,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邮驿的种类较多。邮驿制度比较完善,组织和邮递速度达到很高的水平。

(2)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 推动。

(3) 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3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4207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