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毕业模拟测试题
一、根据拼音各写两个词语。(4分)
zhi shi( )( ) dian ji ( ) ( ) mei li ( )( ) tiao jian( ) ( ) 二、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17分)
1.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5分)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我们()着先烈的遗像,心中升一股敬意。
(3)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4)老师走进教室,()四周,笑着说:“打扫得真干净!”
(5)这里的书太多了,稍稍()一下,也得花半天时间。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古诗句、歇后语(9分)
(1)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登上长城我
()地想起了()、()等成语;乘舟荡漾西湖,我想起了“,”等古诗句;来到海边,我()想起了()、()等成语;攀上了泰山,我想起了
“,”等诗句。
(2)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诗人在《》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我们六(1)班与六(2)班进行了几场足球赛,我们班由于实力太差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这真是“()——()”。(填一歇后语)
3.写一句关于做人或做学问方面的名句(1分)
4.写一句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1分)
5.写一副贺新春的对联(1分)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6分)
1.书是知识的,力量的,智慧的,生活的。()
A.海洋、源泉、方向盘、翅膀 B.源泉、海洋、方向盘、翅膀
C.海洋、方向盘、翅膀、源泉 D.海洋、源泉、翅膀、方向盘
2.《草原》的作者是()
A.巴金
B.鲁迅
C.老舍
D.魏巍
3.“至之市而忘操之”中的第一个“之”的意思是()
A.的
B.无意义
C.它
D.去、往
四、阅读部分(26分)
列车上
(1)夜色渐渐浓了车厢里安静下来了只有那不知疲倦的车轮(lún lén)咯嚓咯嚓有节奏地响着
(2)在周围渐起的鼾声中,坐在对面的年轻战士引起了我和小利的注意。他黑脸膛,浓眉毛,虎虎棱棱的;那粗短的手指,使我想起开石头的钢钎。他正捧着一本《微机应用技术》,专心致志地看着,好象根本就没有看到我们这两个女大学生胸前的校徽。
(3)“瞧,笨头笨脑的。”小利用英语对我说,嘴一撇,眼一眨。
(4)“还学微机呐,瞧他那手指头!”我用英语说着,而且忍不住嘻嘻地笑起来。
(5)他哪能听懂英语?这不,他又咕咕哝哝地念起他的“微机经”来了。
(6)小利摆弄起小桌子上的录音机,可是怎么也弄不响。她心痛的埋(m án mái) 怨起来:“准是刚才掉到地上给震坏了!音乐也听不成了!”车厢里安静下来了,只有那不知疲倦的车轮“咯嚓咯嚓”有节奏地响着
(7)我们都没了精神,彼此偎依着,闭上了眼睛,那有节奏的车轮催眠曲逐渐消失了……
(8)“哐当”一声,我们被震醒了。列车到了一个小站。我揉了揉眼一看,对面的战士不见了。忽然我看到录音机底下压着一张用英语写的便(biàn pián)条,意思是:。
(9)“啊!”我和小莉不禁(jīn jìn)失声叫起来。她一按录音机,立刻响起了美妙乐曲。但我们都好像没有听见,一起把头伸向窗外:
(10)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棵白杨树。它没有婀娜的姿态,但是伟岸,挺拔。那质朴的躯干枝叶,在灯光的映照下,别具一番神采。那里,一个高大的战士正要出站。
1.划去短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2分)
2.在文中找出一对双音节的反义词写在横线上。(1分)
——
3.成语接龙游戏。(2分)
专心致志——()——()——()——()
4.这篇短文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主要是写这个人。(1分)
5.年轻战士在列车上学习,可见他;不计较两个女大学生的失礼,可见他;主动帮助陌生人修录音机,可见
他。(3分)
6.短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请用“——”标出,它突出了年轻战士
的。(2分)
7.在下边横线上填写三个各由两个字构成的词或短语,准确概括两个女大学生在接触年轻战士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变化。(3分)
8. 文中用字最少而又寓意至深、耐人寻味的一个句子是
(抄写原句,包括标点符号)(1分)
9.联系上下文,将8自然段中空缺的内容写出来(不得超过30个字)。(3分)
1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缩句为:(1分)
11.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修辞手法的请写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之打“×”。(2分)
(1)他正捧着一本《微机应用技术》,专心地看着,好象根本就没有看到我们这两个女大学生胸前的校徽。()
(2)他哪能听懂英语?()
(3)那有节奏的车轮催眠曲逐渐消失了。()
(4)车厢里安静下来了,只有那不知疲倦的车轮“咯嚓咯嚓”有节奏地响着。()
12.给文中第一自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13.读了短文,你会想到些什么,有什么体会?(3分)
五、习作部分(30分)
我不再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天真”、“贪玩”、“糊涂”、“自卑”、“嫉妒”、“相信眼泪”……
2.要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写得有真情实感;
3.字数500——600字。
参考答案
一、知识、指示、指事……奠基、惦记、点击……
美丽、魅力……条件、挑拣……
二、1.欣赏、瞻仰、遥望、环视、浏览
2.1(不由自主或情不自禁)(举世闻名、气势磅礴、连绵不断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情不自禁或不由自主)(波澜壮阔、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
三、D、C、D 四、4、1、3、5、2、6
五、有七处错误:“加入”改为“参加”;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五彩缤纷”改为“丰富多彩”;删掉“写生”及顿号;删掉“等”;“即”改为“不但”或把“即”改为“既”,“而且”改为“又”;在“多么”前加上“我”。
六、(言之有理就行,答案略)
七、1.lén mái pián jìn
2.疲倦——精神
3.专心致志——志同道合——合情合理——理屈词穷——穷途末路或
专心致志——志大才疏——疏而不漏——漏洞百出——出其不意
4.年轻战士 5.勤学、心胸宽广或待人坦诚、乐于助人或助人为乐
6.最后一自然段中的二、三句,突出了年轻战士形象的高大。
7.嘲笑、惊讶(惊奇)、敬佩(崇敬)
8.文章最后一句:那里,一个高大的战士正要出站。
9.主要应谈到“录音机修好了”,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就行。
10.缩句:战士引起了注意。
11.(1)×(2)反问(3)比喻(4)拟人
12.。,“”……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
一、词句积累(3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wǔ mèi léi zhuìjiǎo xiá zhān yǎng sì nüèmiǎo shìqīng miè ráo shù
( ) ( ) ( ) ( ) ( )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伫立(zhù chù) 标识(zhì shí) 要挟(yào yāo)
颓丧(tuì tuí) 曝晒(pù bào) 剖析(pōu pāo)
3.多音字、形近字组词。(7分)
____ ( ) ____( )
扎____ ( ) 强____( )
____ ( ) ____( )
啄( ) 偌( ) 衷( ) 帜( )
喙( ) 诺( ) 衰( ) 炽( )
4.按要求写成语。(6分)
①写出含有“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的成语各两个。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写出“ABAC”“AABC”式的成语各两个,例如:“无边无际”“滔滔不绝”。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烛夜游鱼( )而入( )然长逝( )人心脾
5.按要求改句子。(12分)
①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路教经过很多高山,必须开凿隧道。(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改成“被” 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颍州西湖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根据课文知识填空。(10分)
①“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句话选自《》,作者是( )。
②《美猴王》选自《》,它和《》《》《》被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③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④《小抄写员》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了父子间的浓浓情深,本文选自意大利作家( )的小说《》。
⑤“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 )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 )养育着的盆花哄笑。”这句话出自《》,作者是( )。
⑥《詹天佑》这篇课文按工程进展的顺序,从( )、( )、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是一位( )的工程师。
⑦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安然无恙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两千多年前由( )设计修建的。它在我们六年级下册的《》一文中出现,文章的作者是( )。
⑧在非典、手足口病肆虐时,在抗震救灾中,总能看到许多“白衣天使”不知疲倦的身影,感动同时,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想到了现代护理专业的创始人( )。
2.回顾课文内容,连一连。(2分)
奥林匹克之父安徒生
杂交水稻之父顾拜旦
炸药工业之父袁隆平
世界童话之父诺贝尔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别董大宋元二使安西
千里黄云白日曛,渭城朝雨浥轻尘,
北风吹雁雪纷纷。客舍青青柳色新。
()()
天下谁人不识君。西出阳关无故人。
⑴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⑵《别董大》的作者是()代的();《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代的()。(2分)
⑶这是两首送别诗,请你再写两句关于送别的诗句。(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放大你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chāi、chà)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huì、kuài)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豪、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厉)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深深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需)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己、已)的宝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毕业模拟测试题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