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前预习】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的科
2.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化学变化中。3.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等。
【课堂练习】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蜡烛熔化
D.森林火灾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
B.有颜色的变化
C.有其它物质生成
D.有气体、沉淀产生
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
B.燃烧时放出大量热
C.燃烧后变成白色固体
D.镁条燃烧后最终消失
7.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棉花、石油能燃烧
B.鸡蛋放入白醋有气泡
C.食盐、白糖能溶于水
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会变浑浊
8.判断题
(1)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2)有热量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课后测试】
一、填空题
9.加热碳酸氢铵时,观察到固体逐渐,试管口有,且有气味的气体产生。
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樟脑丸消失B.蜡烛燃烧C.铁生锈D.铜铸成铜器
E.食物腐烂F.电灯发光G.光合作用
二、选择题
11.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轰炸巴格达,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①房屋倒塌②油井燃烧③飞机被导弹击中而爆炸④玻璃碎片纷飞⑤导弹钻入地下30m爆炸炸掉多个地下防空洞
A.只有②③ B.②③⑤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④12.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冰和水B.铁和铁锈C.镁和氧化镁D.金刚石和石墨三、简答题
13.根据物质的性质如何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多种方法)
(1)蔗糖和食盐
(2)酒精和食醋
(3)铁块和铜块
(4)白糖和面粉
14、将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是何变化?
第2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
【课前预习】
1.石油、天然气不仅可作燃料,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用煤、石油等为原料可制造、合成、合成等。
2.实验室使用化学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不,不。
3.水是由和元素组成,石墨由组成。
【课堂练习】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氯化氢气体与氨气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B.糖受热变黑
C.淀粉变成葡萄糖
D.糖溶于水
5.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A.凝固B.锈蚀C.爆炸D.熔化
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铜丝加热会发黑
C.铁水降温后能形成坚硬的铁
D.天然气可以燃烧
7.物质可以是元素组成,也可以是元素组成。(填相同或不同)8.葡萄糖加热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的残渣主要是,说明葡萄糖中含元素,其元素符号。
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填编号)
A.烧杯B.燃烧匙C.试管D.石棉网E.量筒F.集气瓶
【课后测试】
一、选择题
10.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A.外焰B.内焰C.焰心D.灯芯
11.有一瓶工业酒精和食盐水,区分它们最简单的化学方法是()
A.品尝味道
B.闻气味
C.取少量点燃
D.观察颜色
12.下列各组物质颜色相同的是()
A.氧化镁和镁
B.炭粉和氧化铜
C.铁和铁锈
D.铜丝和铁丝
13.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量筒D.石棉网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剩余的药品放回试剂瓶中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让试管口略向下
C.若取无腐蚀性药品可直接用手拿
D.取用块状药品应用药匙
15.手帕为什么烧不坏?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16.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你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如何循环的吗?
第二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课前预习】
1.我国古代有哪些化学工艺是举世闻名的?
2.化学学习有什么重要性,列举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问题的实例。
【课堂练习】
3.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如、、发明较早,在冶炼技术上,商代制造,春秋战国就会和。4.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材料。
5.塑料薄膜、快餐盒、塑料袋之类的日用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了。
6.、、等全球性环境性问题与空气污染有关,它向人们提出消除、减少排放等问题。
7.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填编号)①禁止在人口密集地区燃放烟花爆竹②大量植树造林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④一
次性塑料杯、方便袋的大量使用⑤禁止使用煤、石油
8.小明家夜晚不幸煤气爆炸,你认为造成的原因可能是(编号)
(1)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排放机抽气,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2)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关闭总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3) 当发现煤气泄漏时开电灯、检查漏气情况
9.厨房中的炒菜锅最好用()
A.铝锅B.不锈钢锅C.铁锅D.铜制锅
10.结合生活知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属于伪科学的是()
A.基因工程的发展,羊等一些动物可以被克隆
B.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可以消除
C.超导材料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D.水可以变成石油
11.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家庭自制冰块B.牛奶变酸
C.花生长霉D.糯米酿酒
12.是非题
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2.破坏高空臭氧层的气体是液态氮气。()
3.将垃圾直接倒入河流中,让水冲走,保护环境。()
13.我国是贫水国家,由于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造成严重的缺水危机。据报道,我国有2/3客流和1000万公顷农田被污染。工厂排出废水每年进入海洋约5000t,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解决水资源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获取的各种信息谈谈:
(1)水对人体、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对保护水资源、解决水污染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14.下列水的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各是哪些?用序号表示。
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水水蒸气水冷却
)(点燃)(通电)(冷却)(加热)(54321→→→→→
物理变化是 ,化学变化是 。
第一章测试
一、是非题
1.物理变化一定有形状的改变。( )
2.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材料是钛合金。( )
3.废弃塑料会形成“白色污染”。( )
4.现在以及未来必须大力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等。( )
5.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是物理变化。( )
二、选择题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 .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许多物质
C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手段
D .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7.点燃蜡烛的过程中( )
A .只发生化学变化
B .只发生物理变化
C .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D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谷物酿酒
B .矿石炼成金属
C .贝壳烧制石灰
D .用蒸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
9.下列物质燃烧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石油
B .香烟
C .煤
D .氢气
10.下列描述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酒精燃烧
B .食物腐烂 水蒸发
C .铁铸成锅 蜡烛燃烧
D .滴水成冰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11.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用灯帽盖灭火焰
B .不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 .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D .用完酒精灯不盖灯帽
三、阅读并填空
12.现在大量的城市改造美化了人们生活环境,在修路中用到大量的生石灰来使松软的地基变结实,这其中发生的变化有①将石灰石敲碎成粉末②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③熟石灰遇空气中二氧化碳变成坚硬的碳酸钙,从而把砖、碎石、粘土、沙子牢牢粘合在一起,指出其中的化学变化有个。
13.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与氧气能直接化合成一氧化氮③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常温下与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④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其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14.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的装置能用于类物质加热,其中
的物质可能是或。
2.若试管中的药品是碳酸氢铵,则管口有气体产
生,管壁有,如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会看
到。
3.编号中仪器的名称
A B C
4.若要收集产生的气体,在试管口需增加和。
5.撰写短文:厨房里的化学(要求以生动语言描述并巧妙的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化学术语穿插其中)。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4课时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课前预习】
1.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各有什么用途?
2.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课堂练习】
3.见书本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主要有。
(2)红磷在反应中应过量,原因是。
(3)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气压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4)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中吸入约占瓶容积1/5的水,说明。
(5)你还能设计出什么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4.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大约是:氮气,氧气,氦、氖、氩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碳酸氢铵
B.氮气
C.空气
D.红磷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液氧
C.土壤
D.加碘食盐
7.氮气的化学性质,可用作。稀有气体中,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8.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①汽车尾气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气体③动物呼出的气体
④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⑤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⑥沙尘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课后测试】
一.选择题
9.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4∶1
D.5∶1
10.能除去空气中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
A.汽油
B. 蜡
C.红磷
D.木炭
11.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报告的主要污染物是()
①二氧化碳②氮的氧化物③二氧化硫④一氧化碳⑤可吸入颗粒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二.填充
12.有下列物质①石灰水②干冰③食醋④镁⑤碳酸氢铵⑥冰和水⑦苹果汁饮料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三.简答题
13.公共场所为什么要禁止吸烟?如何保持教室内空气新鲜?
14.你知道温室效应吗?谈谈温室效应的危害?
15.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第5课时性质活泼的氧气(1)
【课前预习】
1.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
2.冷开水能不能养鱼?为什么?
【课堂练习】
3.通常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液
态氧和固态氧呈色。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上海初三化学全年学案和答案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