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某市垃圾填埋场环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2-05-06 本文由森树白云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XX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评价单位: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2012年10月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总论 (1)

1.1 任务由来 (1)

1.2 编制依据 (3)

1.3 评价目的 (5)

1.4 评价重点 (5)

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6)

1.6 环境功能区划 (7)

1.7 评价标准 (11)

1.8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5)

1.9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8)

1.10 评价工作程序 (22)

2垃圾填埋场回顾性分析 (23)

2.1 项目概况 (23)

2.2 现状填埋场垃圾处理量 (23)

2.3 现状污染源分析 (30)

3改扩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4)

3.1 项目改扩建的必要性 (34)

3.2 改扩建项目概况 (34)

3.3 贮存、运输、填埋方式 (40)

3.4 垃圾处理工艺比选 (41)

3.5 多选址比选 (47)

3.6 主要工程内容 (52)

3.7 污染源分析 (73)

3.8 现有简易垃圾填埋场整治方案 (91)

3.9 “以新带老”分析 (96)

3.10 “三本账”情况 (97)

4区域环境概况 (98)

4.1 自然环境现状 (98)

4.2 社会环境概况 (101)

4.3 区域主要污染源 (103)

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4)

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4)

I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0)

5.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6)

5.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23)

5.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25)

5.6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28)

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39)

6.1 施工期水环境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39)

6.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41)

6.3 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45)

6.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147)

6.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49)

7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1)

7.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1)

7.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57)

7.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

7.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5)

7.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78)

7.6 封场后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82)

7.7 垃圾收集和运输环境影响分析 (183)

8环境风险评价 (187)

8.1 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187)

8.2 源项分析 (189)

8.3 后果分析 (192)

8.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97)

8.5 环境风险应急措施 (200)

8.6 评价结论 (204)

9公众参与 (205)

9.1 调查范围和对象 (205)

9.2 公众参与内容 (206)

9.3 调查对象与参与方式 (210)

9.4 调查统计结果与分析 (213)

9.5 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答复及采纳情况 (220)

9.6 公众参与结论 (222)

10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223)

II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0.1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223)

10.2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27)

10.3 填埋规模设置合理性 (227)

10.4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 (228)

10.5 小结 (231)

11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3)

11.1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3)

11.2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47)

11.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48)

11.4 噪声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51)

11.5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52)

11.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52)

11.7 生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53)

11.8 恶臭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54)

11.9 现有简易垃圾填埋场整治措施 (255)

11.10 其它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256)

11.11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257)

11.12 环保投资估算 (257)

11.13 营运期满封场后环保措施分析 (258)

11.14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 (258)

12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61)

12.1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分析 (261)

12.2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266)

12.3 水土保持结论 (273)

13清洁生产 (275)

13.1 本项目的环保性 (275)

13.2 生产工艺先进性 (275)

13.3 资源消耗指标及污染物产生指标 (277)

13.4 减量化、无害化效果分析 (278)

13.5 小结 (278)

14总量控制 (279)

14.1 总量控制的目的 (279)

14.2 总量控制因子及建议指标 (279)

1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81)

III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5.1 社会效益分析 (281)

15.2 环境损益分析 (282)

15.3 经济损益分析 (283)

15.4 小结 (284)

16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285)

16.1 环境管理 (285)

16.2 施工期环境监理 (288)

16.3 环境监测计划 (289)

16.4 竣工环保验收一览表 (291)

17评价结论及建议 (292)

17.1 项目概况 (292)

17.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93)

17.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94)

17.4 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296)

17.5 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合法性结论 (297)

17.6 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297)

17.7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298)

17.8 水土保持分析结论 (298)

17.9 公众参与结论 (298)

17.10 环境保护措施结论 (299)

17.11 结论与环保要求 (305)

IV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V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论

1.1任务由来

XX地处东经112?25'25"、北纬23?11'40",XX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西、北、绥三江下游。东面与佛山三水区交界,南面与鼎湖区相连,西北面与广宁市接壤,东北面与清远市清新市毗邻。总面积约1163平方公里,辖10个镇、3个接到办事处,122个村委、31个社区居委会和2206个村民小组。XX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占总人口的97%以上,还居住有蒙古、藏、回、蒙古、苗、布依等14个少数民族。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84人;非农人口12.16万人,是广东著名华侨乡之一。

近年来,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XX市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区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但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却未能同步发展,全市目前尚未有按照规范建设的垃圾处理工程,城区的生活垃圾仅作简单堆放、填埋,未作规范化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垃圾堆积如山,污水漫流,环境状况极其恶劣。因此,必须解决垃圾的后续处理问题,否则垃圾没地方处置,污染环境尤其是污染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位于XX市下茆镇的垃圾填埋场是一临时的堆填区,由于缺乏资金,无论是建设标准还是管理水平,都无法达到国家相应的要求。而且,如不加快规范管理,填埋容量马上就无法满足要求,届时垃圾无出路,变成垃圾围城。为了确保XX市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外商投资环境,促进XX市经济的发展,根据《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切实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的通知》(X府办电[2012]15号)的要求,XX市政府决定对位于下茆镇原有垃圾堆填区进行改造升级,对XX市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置。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1-1。

1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1.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2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过程中或者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履行环境影响报告的制度。2012年6月,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接受XX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的委托,承担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组织课题组对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在调查、收集有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资料,编制了《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2012年9月4日,XX市环境技术中心在XX市XX主持召开了《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会。环评单位根据《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的要求进行认真修改,完成本报告书报批稿,现呈报XX市环保局审批。

1.2编制依据

1.2.1全国性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

3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1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管理办法》(2006年);

15)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2月);

1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9月);

18)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施行);

19) 《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2]88号,2002年9月);

20)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环办〔2010〕97号);

21)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01号文令,1992年8月);

22)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27号令,1993年);

23)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24) 《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国发[1992]39号文);

25) 《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计投资[2002]1591号);

26)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方法》(建设部令第126号);

27) 《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28)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年10月);

29) 《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

号文)。

1.2.2 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2.3 相关产业和技术政策

1.2.4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11)《XX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X环[2008]42号);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某市垃圾填埋场环评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某市垃圾填埋场环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4219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