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9]124号)
14)《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64-2010);
1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范》(CJJ93-2003);
16)《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8)《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
1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2.5其他依据
1)《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XX市
城市综合管理局,2012年6月);
2)《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建议书及批复》(2012年4月);
3)《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2年7月);
4)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其他相关资料。
1.3评价目的
1)通过对项目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的综合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
地区的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垃圾填埋场现有工程污染源以及在建成标准化场
区后造成对评价区主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2)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其对项目本身及周边居民的影响减
少到最低限度,预测分析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3)分析项目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按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
制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价,作出该项目的建设、选址是否可行的结论,为环境
保护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1.4评价重点
5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
根据项目的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重点评价内容为: (1)现有填埋场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减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策; (2)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环境影响;
(3)填埋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空气、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导致渗滤液废水事故排放、填埋气体的爆炸等造成的环境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污水的特征污染物是NH 3-N 、BOD 5和COD cr 等,大气特征污染物主要是恶臭污染物NH 3和H 2S 等。依据该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的要求,通过初步分析识别环境因素,并依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等,初步筛选本评价的各项评价因子。 1.5.1 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对本项目主要影响环节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可识别出本项目给环境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施工期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范围主要在拟建址附近区域。
(2)运行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产生的尾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项目环境影响矩阵分析见表1.8-1。
表1.8-1 环境影响矩阵筛选表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注:+有利影响,-负影响,0没有影响,1稍有影响,2较大影响,3重大影响
1.5.2 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空气:根据本项目建设前后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所在地环境空气污染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选取SO 2、NO 2、PM 10、H 2S 、NH 3、臭气浓度等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选取H 2S 、NH 3、SO 2和臭气浓度作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因子。
2)地表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选取pH 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悬浮物、石油类、氨氮、总氮、总磷、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铬、镉、铅、铜、锌、粪大肠菌群等作为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选取COD 、氨氮作为水环境影响分析因子。
3)地下水: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选取地下水水位、pH 、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总硬度、硫化物、挥发性酚、汞、砷、六价铬、镉、铅、铜、锌等15项等作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因子。
4)噪声:本项目拟建址所在区域噪声源主要以推土机、压实机、挖掘机等噪声为主,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要求,采用等效连续A 声级作为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量,采用等效连续A 声级作为声环境影响评价量。
5)土壤:本项目选取pH 、镉、汞、砷、铅、锌、铜、镍、铬等作为土壤现状监测评价因子。
1.6 环境功能区划
1.6.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产生的污水排入厂址东面一条排水沟向东北流入鱼羊河,然后向东南方向汇入龙江。根据《XX 省水环境功能区划》(X 环[2011]14号)的规定,龙江(广宁XX 交界——XX 市区、全长48km ),属于饮用功能区,水质目标为Ⅱ类,执行《地表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但评价范围内的鱼羊河未划分水环境功能,鱼羊河属于龙江支流,水环境功能均属于农业用水功能,可按下级河流比上级河流降一级水功能的划分原则,按Ⅲ类水质目标确定,执行《地表水水质标准》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区域水系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图1.6-1。
1.6.2大气环境功能区
根据《XX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1.6.3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XX省地下水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北江X庆XX分散式开发利用区,该区域现状水质类别为Ⅰ~Ⅳ类,水质目标为Ⅲ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水质标准,项目区域地下水功能区划见图1.6-2。
1.6.4声环境功能区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声环境功能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6.5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XX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E2-2-1云浮-鹤山丘陵水源涵养林农复合生态功能区。项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图见图1.6-3。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6-1:
表1.6-1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
8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1.7 评价标准
1.7.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SO 2、NO 2、TSP 的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H 2S 、NH 3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一次监测最高容许浓度,臭气浓度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二级标准,具体详见表1.7-1。
表1.7-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2)地表水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纳污水体鱼羊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具体详见表1.7-2。
表1.7-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注:SS*参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3)地下水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具体详见表1.7-3。
表1.7-3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12
XX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土壤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属Ⅱ类土壤(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8668-1995)的二级标准,具体详见表1.7-4。
表1.7-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5)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所规定的2类标准,具体详见表1.7-5。
表1.7-5 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1.7.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场内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XX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两者严者的要求后达标排放。
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具体详见表1.7-6。
13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表1.7-6 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单位:mg/L (pH 值除外)
(2)大气污染物
甲烷排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TSP 无组织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H 2S 、NH 3、臭气浓度的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二级标准值,具体详见表1.7-7。
表1.7-7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XX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3)噪声排放标准
①施工期:建筑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标准,详见表1.7-8。
表1.7-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②营运期:营运期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表1.7-9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摘录 单位:dB(A)
1.8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8.1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的要求确定。
本项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场内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XX 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二者严者的要求后达标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和纳污水体的水文特征进行判断,本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填埋区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H 2S 、NH 3及填埋气体除臭脱硫装置排放口排放的H 2S 和NH 3。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规定,利用下式计算这些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 10%:
%100?=oi
i i C C P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某市垃圾填埋场环评(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