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_2011年_第二部分结核病临床治疗_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2-05-06 本文由红莺绿柳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作者单位: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通讯作者:唐神结,Email:tangsj1106@sina.com·年度报告·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1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

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

一、抗结核新药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遴选出了20余种化合物,其中10余种已进入了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

(一)硝基咪唑类药物

硝基咪唑类药物是对Mtb有较高活性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其中,PA-824和OPC-67683已在进行治疗结核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1]。为了更好地了解PA-824药物暴露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Ahmad等[2]进行动物实验证明PA-824存在药物活性的时间依赖性特点。Diacon等[3]报道对4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OPC-67683 100、200、300、400mg给药14d的早期杀菌活性(early bactericidal activity,EBA)的研究,证实OPC-67683在上述剂量下安全耐受性好,并存在明显的暴露量依赖的EBA活性。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和缩短治疗时间上有很大潜力,Thompson等[4]对PA-824结构的改造工作也在进行,将有此类新化合物不断开发。

(二)二芳基喹啉类药物

这类化合物被初步确定是对耻垢分枝杆菌全细胞为基础的筛选,对最初的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导致TMC207的发现(也称为R207910)。TMC207的作用机制为抑制腺苷三磷酸(ATP)合成酶。2011年没有关于TMC207临床研究结果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将TMC207进一步应用到临床前的方案研究。Tasneen等[5]在小鼠模型中评价TMC207和PA-824等联合应用有很好的灭菌活性,有可能缩短治疗时间。

(三)噁唑烷酮类药物

噁唑烷酮类通过核糖体结合到70S起始复合物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包括利奈唑胺,PNU-100480和AZD5947。此类第一个和迄今惟一批准上市的利奈唑胺已用于临床[6]。黄海荣等[7]评价利奈唑胺对Mtb临床株121株、3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及相应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探讨利奈唑胺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时的体外相互作用,结果显示94.2%的Mtb被1mg/L利奈唑胺抑制,在测试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只有堪萨斯分枝杆菌完全对利奈唑胺敏感,作者没有发现利奈唑胺与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相互作用。Tang等[8]报道应用含有利奈唑胺的方案治疗14例XDR-TB患者,1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0例患者空洞闭合,平均64d痰涂片全部阴转,明确由利奈唑胺引起的严重和轻微不良反应率分别是21.4%和64.3%。Singla等[9]应用包括利奈唑胺在内的平均6种抗结核药物的方案治疗29例治疗失败的MDR-TB患者,89.7%患者痰涂片培养阴转,3例因利奈唑胺不良反应而终止应用,显示利奈唑胺对于治疗MDR-TB已经治疗失败的包括XDR-TB患者是有效和相对安全的。两个新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PNU-10048和AZD5847,目前处于结核病临床开发阶段。PNU-100480显示对Mtb的体外活性优于利奈唑胺,在结核病小鼠模型中的活性明显提高,PNU-10048与莫西沙星、吡嗪酰胺联合方案显示较标准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结果表明,PNU-10048有可能缩短药物敏感和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10]。在Ⅰ期临床试验及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PNU-100480显示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1]。

(四)氟喹诺酮类药物

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莫西沙星有更强的抗结核活性及灭菌作用,且对利福平耐药的Mtb也有一定的敏感性。临床前和临床资料表明,含有莫西沙星的方案可能将疗程从6个月缩短至4个月。目前,莫西沙星作为一线药物治疗对药物敏感结核病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12]。Fouad等[13]对文献分析评价莫西沙星在治疗肺结核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莫西沙星在治疗肺结核方案中的有效性与乙胺丁醇相当,可能与异烟肼相仿。

(五)氯苯吩嗪类

氯法齐明是抗麻风类药物,具有抗结核活性,是WHO发布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的第5组抗结核药物。桂徐蔚等[14]评价氯法齐明对Mtb标准株H37Rv及临床分离敏感、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各15株的体外抑菌活性,并与异烟肼、利福平、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和氧氟沙星进行比较,显示氯法齐明对Mtb菌株,尤其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的Mtb菌株,均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TB Al-liance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合作研发吩嗪类化合物用于耐药结核病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5]。

(六)药物新靶点的研究

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的作用靶点发生了突变,引起原有药物的作用蛋白构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Mtb耐药。因此,寻找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

·

中国防痨杂志2012年7月第34卷第7期 Chin J Antituberc,July 2012,Vol.34,No.7

是研制开发抗结核新药的基础。理想的抗结核药物靶点应该是Mtb生长、代谢、繁殖所必需的分子,且这些分子的失活将会导致细菌的死亡或使细菌缺乏持留能力,除此之外还须具有下列特点:(1)只存在于Mtb而人体不存在;(2)与目前的抗生素靶点不同;(3)不易导致耐药或旁路途径的产生。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人类与Mtb基因组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已发现几类Mtb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包括细胞壁肽聚糖合成有关的靶点、分枝菌酸合成有关的靶点、ATP合成酶相关的靶点、蛋白质合成有关的靶点及芳香族氨基酸合成有关的靶点等可能作为抗结核新药的候选靶点[16-17]。值得提出的是,有研究发现,吡嗪酰胺水解产物吡嗪酸(pyrazinoicacid,POA)通过结合到核糖体蛋白S1(RpsA)来实现对反式翻译过程的抑制,这也是吡嗪酰胺在饥饿、酸性环境、低氧及能量代谢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具有更好活性的原因。提示,Mtb自身抵御宿主压力损伤的机制是解决持留菌问题理想的药物靶点[18]。

二、结核病免疫治疗及治疗性疫苗的研究

Mtb感染人体后,仅约10%演变为活动性结核病,宿主与Mtb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Mtb在体内的命运。有效的免疫治疗及治疗性疫苗可提高抗结核化疗的疗效,包括缩短痰菌阴转时间、提高空洞关闭率、缩短化疗疗程。

(一)免疫治疗

已经用于临床的免疫治疗包括母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vaccae,微卡)、重组IFN-γ及IL-2等。Yang等[19]对微卡辅助治疗初治结核病进行Meta分析,54项研究纳入分析,微卡治疗肺结核痰菌阴转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CI如下:初治结核无合并症者1.07(1.04~1.10),伴糖尿病者1.17(0.92~1.49),伴乙型肝炎者1.02(0.94~1.10),伴矽肺者1.46(0.21~10.06),老年结核病者1.22(1.13~1.32)。结果显示,微卡有助于提高结核病患者痰涂片的阴转率、加速影像学病灶的吸收、利于结核空洞的闭合。Dlugovitzky等[20]将微卡加入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中的免疫治疗进行评估。在抗结核治疗中使用3种不同剂量的微卡:一种是抗结核治疗早期给予微卡肌内注射(简称“肌注”);一种是抗结核治疗最初给予每月1次共3次;还有一种是给在短程抗结核治疗中间歇给予口服微卡治疗10次。3种方法都显示能提高痰菌阴转率、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利于影像学病灶的吸收,此外还能增强Th1细胞免疫应答,下调Th2细胞造成的免疫损伤。Gao等[21]对IFN-γ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后认为,IFN-γ无论给予雾化、皮下或肌注均可加速痰涂片的阴转率及肺部病灶的吸收、减轻结核中毒症状,但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实。

Scriba等[22]对在5~12个月龄接种过BCG的婴儿给予MVA85A疫苗,评价该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3种不同剂量的MVA85A接种婴儿的耐受性较好,没有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记载。持久的T细胞免疫反应可观察到免疫接种后的第168天,不同剂量间无明显的免疫反应差异。多种T细胞亚群被诱导,包括CD4+T细胞Th1细胞因子反应及随后诱导的较弱的CD8+T细胞分泌的IFN-γ

均可检测到。研究证明MVA85A可在已接种BCG的健康婴儿中产生持久的CD4+及CD8+T细胞免疫反应,且接种的耐受性良好。

值得关注的是,一种治疗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V5在治疗初、复治肺结核和耐多药肺结核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23-24]。V5是一种治疗慢性乙肝及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的治疗性疫苗,从乙肝及丙肝病毒阳性者的血中分离,是经过化学加工、加热灭活具有技术专利的口服制剂。Butov等[23]采用V5免疫辅助治疗新发、复发及耐多药结核病,进行了安慰剂对照、随机、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V5治疗组在体质量增长、痰涂片阴转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无不良反应,且可缩短疗程。

有几个尚处在动物实验阶段的免疫治疗制剂。Ag85B是分枝杆菌属主要的分泌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 000(30kDa),为Ag85家族之一。Ag85B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易被宿主识别,可介导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反应。Sheikh等[25]将Ag85B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感染Mtb的小鼠,发现Ag85B联合4周短程化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化疗或免疫治疗,且化疗剂量减少至每周1次仍可呈现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Ag85B有助于缩短传统化疗的疗程。Mycobacterium indicus pranii(M.w)是一种在腐生菌上生长的分枝杆菌,含有数种Mtb抗原。Faujdar等[26]观察采用杀死的M.w辅助治疗鼠结核病的疗效,发现M.w可显著减少感染小鼠的肺及脾的细菌负荷量。IL-24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抑制因子,为细胞因子IL-10家族一个独特的成员,Ma等[27]研究发现,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的IL-24浓度显著降低,PBMC中IL-24体外表达降低,在小鼠实验中补充IL-24可起到对结核特异性的免疫保护作用。此外,通过逆转Th1/Th2平衡或抑制Th1反应,Rosas-Taraco等[28]将靶点为TGFβ1基因的siRNA通过雾化运送至采用气溶胶感染60d的IL-10敲除的野生型小鼠肺内,与传送RNase-free或非TGFβ1siRNA的小鼠进行比较,发现4周后以TGFβ1为靶点的siRNA传送的小鼠肺内NO及iNOS、TNF-α呈高水平表达,肺内细菌量明显减少,证明TGFβ1siRNA可望成为有效的免疫治疗剂之一。

(二)治疗性疫苗

治疗性疫苗指治疗已经受Mtb感染者的疫苗。后者包括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患者。未来大部分疫苗是多重的,既能预防Mtb感染,也能有效清除潜伏感染的体内细菌,提高抗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1.一种Mtb抗原加细胞因子融合基因的多重疫苗:日本Okada等[29-31]使用猕猴和小鼠模型研究一种新型疫苗,其融合表达Mtb热休克蛋白Hsp65与IL-12编码基因,以日本红细胞凝聚病毒包膜和脂质体(HSP65+IL-12/HVJ)为载体,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表现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对感染MDR-TB及XDR-TB的小鼠进行治疗的生存期达100%,肺及脾脏的细菌减少,IL-6、IL-2、IFN-γ显著上升,此疫苗对耐药结核病呈现良好的治疗作用。此外,在转基因小鼠研究中发现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5 000及9000的颗粒溶

·

·中国防痨杂志2012年7月第34卷第7期 Chin J Antituberc,July 2012,Vol.34,No.7

解素的DNA疫苗也呈现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Okada等[32]还发现BCG为基础再接种HSP65+IL-12/HVJ也得到十分有效的治疗作用。

2.以Ag85B-ESAT-6或Ag85B为基础加其他蛋白组成的治疗性疫苗:Van Dissel等[33]进行了一项以20例PPD皮试阳性者为研究对象的Ⅰ期临床试验,使用Ag85B-ESAT-6加IC30?肌注,后者由阳离子多聚氨基酸KLK和寡聚脱氧核苷酸ODN1a组成,发现接种此疫苗可在曾经BCG接种者及结核潜伏感染者中启动强烈而长期的免疫记忆反应。Aagaard等[34]设计Ag85B或ESAT-6融合表达Mtb潜伏感染相关的Rv2660蛋白(H56疫苗),后者主要稳定表达在结核感染的晚期,在小鼠模型研究中,H56疫苗可诱导CD4+T细胞高水平的表达并有效控制Mtb的复燃、降低小鼠体内细菌负荷量。Yuan等[35]构建了Ag85B-ESAT-6融合表达HspX的pAEH疫苗,在小鼠实验中可显著增加CD4+、CD8+T细胞的反应,抑制Mtb在肺和脾脏的复制。Li等[36]用Ag85B-MPT64190-198-Hspx(AMH)和Ag85B-MPT64190-198-Mtb8.4(AMM)融合蛋白与添加成分佐剂二甲基三十六烷基铵和卡介苗多糖核酸(DDA-BCG PSN)构建了亚单位疫苗,给予Mtb感染的小鼠分别接种BCG及AMH+AMM,可明显降低肺内细菌量,由于AMH由休眠菌高表达抗原组成,此疫苗可有助于控制细菌的复制,对于处在生长及非生长状态的细菌都有效,可能对Mtb潜伏感染者有免疫保护作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_2011年_第二部分结核病临床治疗_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_2011年_第二部分结核病临床治疗_.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4220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