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新热点时评12篇!(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4 本文由傻了吧唧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近年来,因低价游和强迫购物所引发的负面事件,不仅让“彩云之南,旅游天堂”的美誉多次蒙垢,甚至对云南开放、和谐、安宁的整体形象造成直接伤害。虽然陆续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大多停留在治标阶段,未能触及旅游市场的深层次问题。据人民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2月,涉及云南的旅游投诉占全国总量的34.8%,仍居全国**。

治乱首先要找准致乱的根源。“不合理低价游,高额购物回扣”的顽疾经常在整治之后又出现反弹,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斩断灰色利益链条,以至于破除旅游市场潜规则,需要省领导发狠话,责问某些嚣张的购物店背后是否“有人”,直接要求工商、公安甚至纪检部门去查查。这清楚表明,市场乱象背后,有权力之手在寻租牟利;而在诸多旅游纠纷中,也不难看到权

力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影子,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由此被扭曲,市场秩序失范。 因此,就不能将旅游市场的整治视为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而要从落实党政同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严肃党纪政纪,强化问责做起。从云南此次公布的整治措施看,除“取消旅游定点购物”“禁止不合理低价游”“建立旅行社黑名单制度”等外,特别强调建立旅游监管履职纪检监察机制,强化属地监管责任,明确州、市主要领导为旅游市场监管**责任人,并明显加大了监督考核问责力度。这体现了管住乱伸手的权力,真正动某些人的奶酪,从而带动行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的工作取向。

治理旅游乱象,还要与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同步。应该说,观光旅游在云南起步早,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16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但与此同时,旅游业的体制、机制却日益陷入游客和门票收入增长的路径依赖中,难以适应旅游需求向高端化、特色化、多元化的转变,急需进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利益藩篱,释放创新动力,早日形成新型旅游业态,才能使云南旅游逐步从低价恶性竞争、靠购物高回扣维持的经营模式中走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这22条新规能真正落到实处,云南旅游市场有望逐步回归理性,赴滇旅游的报价将会提高,短期内团队游客人数可能下滑;同时,新旧经营模式转换,利益分配不断调整,旅游行业将迎来一段阵痛期,部分企业将被淘汰出局,部分不适应的旅游从业人员也将面临重新就业,这是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付出的代价,业内外对此已有共识。政府和社会在以积极心态迎接新变化的同时,需要主动及时化解转型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将阵痛降到**低程度。

在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云南有关部门负责人再次承诺,确保在一年内旅游市场秩序根本好转。决心如果能够化为转变,必将产生辐射效应。云南面临的问题,相关各省区市也多少存在。云南不应成为整治的孤岛,各地方也不应等着旅游热起来、问题疼起来之后才行动。全面小康,不能落下旅游质量和群众体验的提升,真心希望全国旅游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越来越少。

十一:弘扬传统文化应立足大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比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从教育着手”“传统文化要进校园”“对各级各类学校教材进行修订,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等。 时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确实应当从学校教育着手。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铸魂工程”,学校教育无疑是重要阵地。但也应当看到,在向全球化、信息化和终身学习社会迈进的今天,教育的范围不可窄化,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不能仅仅框定在学校教育层面,而应立足大教育。 如今,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社区、企业、家庭、公共文化机构等都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教育场所。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为了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艺术与人文素养,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融合,博物馆教育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德国对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只是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在社会教育机构中,甚至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也纳入相关主题,形成了“国家、机构、社会、社区、个人来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综合育人体系。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融入开放的、丰富的社会教育之中。目前,我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1万多所,许多校外教育机构都在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发适应中小学生需要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体验性的教育活动中,让青少年儿童在活动和体验中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组织的走进古代钱币博物馆活动,除了带孩子们参观,还安排体验制作刀币,**让孩子

们了解我国古钱币的发展史和现代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此外,以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校外研学旅行活动,也成为很多地方进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社会共同责任和共同利益机制,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协同与配合,形成“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和“无缝衔接”的传承发展综合育人体系,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贯通校内和校外的时空资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接融合、协同育人,传统文化的铸魂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挥。 十二:在两会奏鸣里倾听中国故事

时序更替,早春时节的中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牵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经营小型农场的农场主**关注的是土地流转政策,快递小哥**希望的是完善行业就业保障,家政保洁阿姨**关心的是留守儿童教育……人们都渴望在这里聆听到春的讯息。 时评:

如果说治国理政是一部恢弘的乐章,那么两会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奏鸣曲。音符之上,倾诉着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里,有过去与未来的交汇,有梦想与智慧的激荡,有国计和民生的展望。这也是每年的两会,总会被中外媒体聚光灯包围的原因。而解码两会,倾听时代的奏鸣曲,不妨**这样三个“中国故事”:

两会,讲述着民主政治的故事。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一条百米的“部长通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从被追逐围堵,到主动向前发声、零距离反复沟通;从只言片语,到问不避讳、答不避难、干货满满,这些年,“部长通道”上的变化,折射出政治文明的悄然转变。这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民主政治智慧,也是凝聚共识的有效办法。部长们主动发声、与媒体交流,正是为了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中畅通民意。两会展示的,不仅是政治运行的公开透明,更是公众参与的民主素养。**网络留言,“向总理说句话”;研究预决算报告,看看财政的钱花在哪了……这些年,两会也激发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参与热情。透过两会,人们可以直观感受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8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新热点时评12篇!(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8高考作文必备素材:新热点时评12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20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