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Y3 D.X2Y3
1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离子的是
14.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 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15. 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 XYZ B. X2YZ C. X2YZ2 D. X2YZ3
86208
16. 美国劳仑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Kr离子轰击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成的第七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六周期相同。若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则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A. 它的中子数是118 B. 它是第八周期元素
C. 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17. 已知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14C,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微粒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有
A.18种 B.6种 C.7种 D.12种
351718. 氯元素的天然同位素有3517中
37Cl和17Cl。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则天然氯元素
37Cl和17Cl的原子数目之比约为
A.3:1 B.1:3 C.3:2 D.4:1
19.下列各组中的三种微粒,所含质子数与电子数都相等的是
A. Na+、 Mg2+、 Al3+ B. HCl、H2S、 Ar C. H2O、OH-、 Na+ D. NH4+、 Na+、F-
20.某元素R的核内含有N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在其与氢化合时,R呈-n价,则WgR的气态氢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W(N?m)mol B. (N?n)mol
W?nA?nWW(A?N?n)mol D. (N?A?n)mol C.
A?nA?nA.
21.对第n电子层,若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则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的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则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上电子数最多能多10个,则第n层为 A.L层 B.M层 C.N层 D.任意层
22.A、B、C均为周期表中的短周期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位置如下图。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 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所在的一组是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23. 关于主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族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C. 最低负价数的绝对值等于原子最外层达稳定结构时所需电子数 D. 都既有正化合价,又有负化合价 24.11g 2H218O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4.5mol B.5mol C.5.5mol D.6mol 参考答案: 1 D 14 D 2 C 15 3 B 16 D C 4 C 17 A 5 C 18 6 C 19 B 7 8 A D 20 21 C B 9 D 22 C B 23 D 10 A 24 D 11 B 25 12 A 26 13
教学目的2:
巩固学习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2
3. 元素周期律(C)
⑴ 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⑵ 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⑶ 内容
随着原子序数递增,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②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呈现周期性变化;即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⑷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 电子层排布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同 周 期(从左到右) 逐渐减小 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最高正价(+1 → +7) 非金属负价 == ―(8―族序数) 同 主 族(从上到下)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正价 == 族序数 非金属负价 == ―(8―族序数) 最高氧化物的酸性 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形成难易、稳定性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减弱 形成由难 → 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碱金属、卤素的性质递变
酸性逐渐减弱 碱性逐渐增强 形成由易 → 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⑸ 几个规律
①金属性强弱: 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难易;
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M(OH)n的碱性;
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金属腐蚀难易;
非金属性强弱: 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ROm)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② 半径比较三规律:
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相同;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相同。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 其相应的阴离子半径;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 其相应的阳离子半径;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离子半径逐渐减 ③ 元素化合价规律
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的负化合价 == 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正价数和负化合价绝对值之和为8;其代数和分别为:0、2、4、6。
化合物氟元素、氧元素只有负价(-1、-2),但HFO中F为0价;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如Cl的化合价有+1、+3、+5、+7和-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如S的化合价有-2、+4、+6价。 ④ 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 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Na; 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是:O、F。 ⑤ 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理科基础化学必修总复习资料(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