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地理90分系列资料之5 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地理规律和原理(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8-10-24 本文由善意的谎言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土壤是植被、气候、岩石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植被又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的特点。如中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植物为森林草原类型,草树茂密,气温又低,分解较缓,保持大量腐殖质,因而形成黑土。气候较干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则因钙质易于保持,而形成钙质土。而在亚热带与热带湿润地区,大量可溶盐分被淋走,积留下不溶于水的铝、铁氧化物,因而形成红壤。在干旱区则因植物无法生长,土壤中基本上没有有机物质,因而形成荒漠土。南方水稻产区为水稻土。 ④季风区的季风气候对灾害的影响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季风区雨季出现的日期及其长短;夏季风推移的规律决定了主要天气现象(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伏旱、黄河中下游的春旱等出现的地区与时期);冬季风的运行规律决定了冬季气温的特点、决定了寒潮出现的时期及影响范围;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决定了季风区气候的总特征。

⑤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分布,分析区域农业的分布;气候要素影响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

温度带决定耕作制度及作物的分布。干湿地区决定农牧业的分布

光照条件影响产量;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热量条件影响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 注意:社会经济因素中市场需要量也会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

※河流深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流有对地形地貌有显著的影响

①山区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②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洪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砂及亚粘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洪积扇。

③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曲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凸岸堆积(河漫滩)。冲积平原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高考经典诠释

(09 安徽卷33 30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面积扩大约1倍。

第 7 页 共 9 页 老三角洲 较老三角洲 较新三角洲 新三角洲 形成三角洲时相应的湖岸线 B 新 材料和图9,结合

老 A 较 较 新 老 经超过3000平方方千米,1972年完的主要水源。20世库200多座,耕地

老 干河道 图9 古罗布泊湖岸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

(1) 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说明理由(8分)

(2)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3) 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关键词】:地势、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

【解题思路】:(1)有关地势的变化信息有三个:湖岸线的变化、水流方向、湖盆特点。湖泊面积萎缩、湖岸向内收缩、新岸低、旧岸高。盆地地形。(2)整体性原理就是在分析三角洲位置变化时,从地形地势结合气候分析水文,运用水文原理分析流水沉积的变化。要明确三角洲的位置变化是湖泊萎缩的结果。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3)罗布泊的干涸是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地最大变化,反映了荒漠化程度的加剧,启示应从结合科学发展观出发,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

【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

第 8 页 共 9 页

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全 区位原理和可持续原理(区域经济发展另外专题介绍)

第 9 页 共 9 页

品中考网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高考地理90分系列资料之5 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地理规律和原理(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高考地理90分系列资料之5 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地理规律和原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21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