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机械波
5.5.1、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波传递的是振动和能量,而介质本身并不迁移。
自然界存在两种简单的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横波;与传播方向一致时,叫纵波,具有切变弹性的介质能传播横波;具有体变弹性的介质可传播纵波,固体液体中可以同时有横波和纵波,而在气体中一般就只有纵波存在了。
在波动中,波上相邻两个同相位质点间的距离,叫做一个波长,也就是质点作一个全振动时,振动传播的距离。由于波上任一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都与振源的振动频率相等,也就是波的频率,在波动中,波长?、频率f与传播速度v之间满足
v??f??T (1)
注意:波速不同于振动质点的运动速度,波速与传播介质的密度及弹性性质有关。
5.5.2、波动方程
如图5-5-1所示,一列横波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传播,设波源O点的振动方程为:
yv?(t??0) y?Acos在x轴上任意点P的振动比O点滞后时间
tp?xv,即当O点相位为(?t??0)时,P点的相位为
OPx图5-5-1
x??l?(t?)??f?0??v??,由??2?f,v??f,T,P点振动方程为
x??y?Acos??(t?)??0?v??
? 2?2?x?Acos(t??0?)T?
这就是波动方程,它可以描述平面简谐波的传播方向上任意点的振动规律。当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时,(2)式只需改变v的正负号。由波动方程,可以
(1)求某定点x1处的运动规律 将x?x1代入式(6-14),得
?Acos2(?ft??0?2?x)y1?Acos(x2?t??0?2?1)T?
?(t??1) ?Acos其中
?1??0?2?x1?为x1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初相位。
(2)求两点x1与x2的相位差
将x?x2代入(2)式,得两点x1、x2的相位差
若
????1??2?2?x2?x1?
x2?x1??2?2k(k为整数),则???2k?,则该两点同相,它们的位移和速
度都相同。若
x2?x1?(2k?1)?2(k为整数),则???(2k?1)?,则该两点相位相
反,它们的位移和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刚好相反。
球面波的波动方程与平面波相比,略有不同,对于球面波,其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设离波源距离为r1处的振幅为A1,离波源距离为r2处的振幅为A2。
则有
A1r1?A2r2
即振幅与传播的距离成反比
球面简谐波的方程为
y(r,t)?A2?cos?(t?r)r?
式中A是与波源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处的振幅。
3、波的叠加和干涉
当空间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振源发出的波时,空间任一点的扰动是各个波在该点产生的扰动的矢量和,这叫做波的叠加原理。
当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在空间叠加时,会出现某些地方振动增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这样的两列波叫相干波。
设有两列相干波自振源S1、S2发出,两振源的位相相同,空间任一点P至S1的距离为r1,至S2的距离为r2(图5-5-2),则两列波在P点产生的振动的相位差为
???2?r2?r1?
d当???k?2?(k为整数),即当波程差
?r?r2?r1?2k??2时,P点的合振动加
{ S2?r图5-5-2
S1r1r2P 强;
当???(2k?1)?,即当波程差
?r?r2?r1?(2k?1)?2时,P点的合振动减弱,可见P点振动的强弱由波
程差?r?r2?r1决定,是P点位置的函数。
总之,当某一点距离两同位相波源的波程差等于零或者是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振动的合振幅最大,即其振动总是加强的;当某一点距离两同位波源的波程差等于半波长或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振动的合振幅最小,即其振动总是削弱的。
4、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当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返回原介质中,称为反射波;另一部分将透入第二种介质继续传播,称为折射波,入射波的传播方向与交界面的法线成i角,(i叫入射角),反射波的传播方向与交界面的法线成i?角(i?叫反射角)。折射波的传播方向与法线成?角(?叫折射角),如图5-5-3,则有
i?i?
C1C2iir图5-5-3
图5-5-4
sinic1?sinrc2
c2为波在折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式中c1为波在入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式称为波的反射定律,(2)式称为波的折射定律。
弦上的波在线密度不同的两种弦的连结点处要发生反射,反射的波形有所不同。
设弦上有一向上脉冲波,如图5-5-4,传到自由端以后反射,自由端可看成新的振源,振动得以继续延续下去,故反身波仍为向上的脉冲波,只是波形左右颠倒。当弦上有向上脉冲波经固定端反射时,固定端也可看成新的“振源”,由牛顿第三定律,固定端对弦的作用力方向与原脉冲对固定端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故反射脉冲向下,即波形不仅左、右颠倒,上、下也颠倒,这时反射波可看成入射波反向延伸的负值(如图5-5-5),将周期波
图5-5-5
看成一系列连续脉冲,周期波经自由端或固定端的反射也可由此得出。
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传到障碍物“阴影”区域的现象叫波的衍射。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时,衍射现象比较明显;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大的时候,衍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发生衍射的部分跟直进部分相比,范围较小,强度很弱,不够明显而已。此外,在障碍物或小孔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5.6.5、驻波
驻波是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简谐波叠加的结果,如图6-5-6,设弦上传递的是连续的周期波,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y0?Acos?t
向左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
y1?Acos(?t?2??x)
5?设波源到固定端的距离为4,则入射波传到反射点时的相位为
?t?2??x??t?2?55(??)??t???42
考虑到入射波和反射波在连接点的振动相位相反,即入射波在反射时产生了
?的相位突变,故反射波在反射点的相位为
?t??????t??反射波在原点P的相位为
5272
?t??????t?6?7252
因而,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y2?Acos(?t?6??2??x)?Acos(?t?2??x)
合成波为:
y?y1?y2?Acos(?t?2??x)?Acos(?t?2??x)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5.5机械波(高中物理竞赛及高考复习资料)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