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__硅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9-03-01 本文由暖了懵意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跟踪检测十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二者单质在加热时都能跟O2反应 C.二者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共有两种单质

解析:碳的氧化物有CO、CO2,C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A项错误;单质碳、单质硅在加热条件下均能与O2反应,B项正确;SiO2不能溶于水,也不能生成相应的酸,CO不能溶于水生成酸,C项错误;碳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同素异形体,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等,所以两种元素有多种单质,D项错误。

答案:B

2.(2017届大连模拟)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信 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解析:硅酸钠不易燃烧,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A项正确;硅单质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板,而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光纤通信行业,B项错误;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项错误;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而不是硅酸盐,D项错误。

答案:A

3.下列关于C、Si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 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

解析:C、Si都是非金属元素,二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A项正确;硅元素为亲氧元素没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单质,B项错误;非金属性C>Si,故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

答案:A

4.(2017届宿州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高温

A.因为Na2CO3+SiO2=====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碳和硅都是ⅣA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

1

C.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

解析:Na2CO3与Si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是因为生成的产物中有气体生成,使平衡正向移动,促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故不能通过此反应判断H2CO3与H2SiO3的酸性强弱,A项错误;CO2、SiO2的晶体结构不同,二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B项错误;SiO2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SiF4不属于盐,该反应中SiO2并未表现碱性氧化物的性质,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

答案:D

5.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少量杂质的粗硅 B.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焦炭为铁矿石的还原剂 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 D.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

高温

解析:A项,2C+SiO2=====Si+2CO↑,正确;B项,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CO为铁矿石的还原剂,错误;C项,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纯铜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正确;D项正确。

答案:B

6.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

①硅与NaOH溶液 ②硅与盐酸 ③硅与氢氟酸 ④二氧化硅与碳酸钠 ⑤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 ⑥二氧化硅与浓硝酸

A.①②④ C.②⑤⑥

B.③④⑥ D.②④⑥

解析:①中Si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③中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4HF===SiF4+2H2↑,⑤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②、④、⑥中物质常温下不发生反应,故选D项。

答案:D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石英与烧碱反应:SiO2+2OH===SiO3+H2O B.硅与烧碱反应:Si+2OH+H2O===SiO3+2H2↑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2HCO3+Ca+2OH===CaCO3↓+2H2O+CO3 D.往水玻璃中加入盐酸:2H+SiO3===H2SiO3↓

解析: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C项错误。 答案:C

8.(2017届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摸底)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

2

2-

2-

2+

2-

2-

2-

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C.易溶于强酸、强碱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x为6,硅酸铜钡的化学式为BaCuSi2O6,用盐的形式可表示为:BaSiO3·CuSiO3,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根据“汉紫”是汉代器物上的颜料可推知,“汉紫”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由盐的表达式可推知,其不溶于强碱,故A、B、D项正确,C项错误。

答案:C

9.下列转化关系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SiO2→Na2SiO3 ②Si→Na2SiO3 ③SiO2→H2SiO3 ④CuO→Cu(OH)2 ⑤Na2O→ Na2CO3 A.①和② C.②③④

B.③和④ D.②③④⑤

解析:①中SiO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②中Si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2SiO3;③中SiO2不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由SiO2一步制得H2SiO3;④中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⑤中将氧化钠与CO2反应可得到碳酸钠。

答案:B

10.(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等十三校联考)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NaOH、B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反应顺序的正确判断。反应依次为CO2+Ba(OH)2===BaCO3↓+H2O、CO2+2NaOH===Na2CO3+H2O、CO2+2NaAlO2+3H2O===Na2CO3+2Al(OH)3↓、CO2+Na2CO3+H2O===2NaHCO3、CO2+BaCO3+H2O===Ba(HCO3)2。用离子方程式判断,若先和AlO2反应生成Al(OH)3,则生成的Al(OH)3与溶液中的OH

2-

2+

还是会反应生成AlO2,相当于先和OH反应;若先和NaOH反应,生成Na2CO3,则CO3会与Ba生成BaCO3沉淀,还是相当于先和Ba(OH)2反应;若先与BaCO3反应,溶解沉淀,溶液中还有Na2CO3,还是会与Ba沉淀为BaCO3,所以先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后,再与BaCO3反应,沉淀溶解;所以,随CO2的通入,先生成BaCO3,然后沉淀质量保持不变一段时间,然后又继续生成Al(OH)3沉淀,然后沉淀质量又保持不变一段

2+

3

时间,然后沉淀逐渐溶解一部分,最后剩下的就是Al(OH)3沉淀。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6分)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ⅰ.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300 ℃

ⅱ.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SiHCl3+H2 ⅲ.SiHCl3与过量H2在1 000~1 100 ℃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ⅰ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 ℃)和HCl(沸点-84.7 ℃),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

C

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_____。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碘水 b.氯水 c.NaOH溶液 d.KSCN溶液 e.Na2SO3溶液

解析:SiCl4与SiHCl3的沸点不同,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采用的方法是分馏。根据题干“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可判断H2的作用之一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SiHCl3自燃,而且H2必须是干燥的,可知B的作用就是干燥H2,故B中试剂为浓H2SO4。由于通入D中应是稳定的SiHCl3与过量H2的气流,故C装置要加热,并且用水浴加热。由D装置加热到1 000~1 100 ℃,普通玻璃管会软化,所以必须选用石英管。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铁单质,用稀HCl溶解后生成Fe,如果选用NaOH会将生成的Si也溶解,检验时会将Fe转化为Fe,故选用试剂为氯水、KSCN 溶液。

高温

答案:(1)SiO2+2C=====Si+2CO↑ (2)分馏(或蒸馏) (3)①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气化

2+

3+

2+

4

1 000~1 100 ℃

②有固体物质生成 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SiHCl3+H2=====Si+3HCl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④bd

12.(10分)X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性。有关生产过程如下:

为了确定C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已知F、G都是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可作光导纤维。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I可作光导纤维知,I为SiO2,根据题给第二个框图中的转化关系和“F、G都是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知F为硅酸,H为硅酸钠;由E→G是加入了硝酸银和稀硝酸,生成了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E中含有氯离子;则化合物C中含硅、氯两种元素,故C为SiCl4,D为Si(NH2)4,X为Si3N4。

答案:(1)SiCl4 Si3N4 (2)SiCl4+4NH3===Si(NH2)4+4HCl SiO3+2H2O+2CO2===H2SiO3↓+2HCO3 13.(14分)已知SiO2、SO2、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点燃

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2Mg+CO2=====2MgO+C)。

2-

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Mg和SO2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填选项代号)。

①10%的H2SO4溶液;②80%的H2SO4溶液;③Na2SO3固体;④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__,如果有,请一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他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后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

5

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 ②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③金属硅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SiH4; ④Si和SiO2均不与稀硫酸反应; ⑤SiH4在空气中能自燃。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4)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SO2易溶于水故选用试剂②,由于CaSO4微溶于水故应选试剂③,②、③反应来制SO2。 (2)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Mg+SO2=====2MgO+MgS(或2Mg+SO2=====2MgO+S,Mg+S=====MgS)。

(3)该装置有不足之处,由于在高温下水可和Mg反应产生H2,故应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干燥装置;C装置应与大气相通,防止发生事故,由于SO2溶于水易与NaOH溶液反应,故应设计一个防倒吸装置;镁能与玻璃中SiO2反应,故应在Mg下方垫一个不锈钢垫片。

点燃

(4)由题给资料可知,制Si的化学方程式为2Mg+SiO2=====2MgO+Si。

(5)Mg与Si反应生成Mg2Si,Mg2Si与H2SO4反应可生成的SiH4,可自燃,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Mg+Si===Mg2Si、Mg2Si+2H2SO4===2MgSO4+SiH4↑、SiH4+2O2===SiO2+2H2O。

△△△

答案:(1)②③ (2)3Mg+SO2=====2MgO+MgS(或写成2Mg+SO2=====2MgO+S,Mg+S=====MgS) (3)有 在A和B之间未连接一个干燥装置;C装置未与大气相通;在镁下方未垫一个不锈钢垫片,镁能与玻璃管反应;未设计一个防倒吸装置(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点燃

(4)2Mg+SiO2=====2MgO+Si

(5)金属镁与生成的硅继续反应生成硅化镁,硅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SiH4可自燃(或用方程式表示:2Mg+Si===Mg2Si,Mg2Si+2H2SO4===2MgSO4+SiH4↑,SiH4+2O2===SiO2+2H2O)

6

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 ②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③金属硅化物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SiH4; ④Si和SiO2均不与稀硫酸反应; ⑤SiH4在空气中能自燃。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4)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SO2易溶于水故选用试剂②,由于CaSO4微溶于水故应选试剂③,②、③反应来制SO2。 (2)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Mg+SO2=====2MgO+MgS(或2Mg+SO2=====2MgO+S,Mg+S=====MgS)。

(3)该装置有不足之处,由于在高温下水可和Mg反应产生H2,故应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干燥装置;C装置应与大气相通,防止发生事故,由于SO2溶于水易与NaOH溶液反应,故应设计一个防倒吸装置;镁能与玻璃中SiO2反应,故应在Mg下方垫一个不锈钢垫片。

点燃

(4)由题给资料可知,制Si的化学方程式为2Mg+SiO2=====2MgO+Si。

(5)Mg与Si反应生成Mg2Si,Mg2Si与H2SO4反应可生成的SiH4,可自燃,用方程式可表示为,2Mg+Si===Mg2Si、Mg2Si+2H2SO4===2MgSO4+SiH4↑、SiH4+2O2===SiO2+2H2O。

△△△

答案:(1)②③ (2)3Mg+SO2=====2MgO+MgS(或写成2Mg+SO2=====2MgO+S,Mg+S=====MgS) (3)有 在A和B之间未连接一个干燥装置;C装置未与大气相通;在镁下方未垫一个不锈钢垫片,镁能与玻璃管反应;未设计一个防倒吸装置(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点燃

(4)2Mg+SiO2=====2MgO+Si

(5)金属镁与生成的硅继续反应生成硅化镁,硅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SiH4可自燃(或用方程式表示:2Mg+Si===Mg2Si,Mg2Si+2H2SO4===2MgSO4+SiH4↑,SiH4+2O2===SiO2+2H2O)

6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__硅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__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66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