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19-03-01 本文由素染倾城色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复习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 )。

A.一个中心 B.两个基本点 C.四项基本原则 2.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 )。

A.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坚持和发展生产力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A.三个代表 B.四项基本原则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6.社会保障的目的是( )。

A.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7.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

A.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B.政治制度发展的积极成果 C.政治思想发展的积极成果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9.(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A.勤劳勇敢 B.诚实守信 C.热爱祖国

10.《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及主要司级官员的必须是( )。

A.香港居民 B.中国公民 C.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四项基本原则

1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有二项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 ) A.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 B.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社会主义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高度集中,资本主义分散管理

2.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即( )。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3.实现两岸“三通”是指实现( )。 A.通关 B.通航 C.通商 D.通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通有无,团结合作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4.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题选做2题)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3.试述党的十六大关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复习资料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C 2. C 3. A 4. C 5. A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A 12. 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AB 2. ABC 3. BCD 4. ACD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答题要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历史贡献在于:(1)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2)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工作方针政策。

2.答题要点: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答题要点:

“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4.答题要点:

(1)市场经济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界定的,不涉及经济成分的性质,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2)市场经济是以不同产权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多元产权主体的形成,并能加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及原材料的供应,非公有制经济的灵活机制,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5.答题要点: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坚持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题选做2题) 1.答题要点: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2)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答题要点:

(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 (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

(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3.答题要点:

(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不断提高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

(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复习资料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题目是( )

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A.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 B.世界经济发展多极化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3.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关键时期的一个( )

思想。

A.战略性 B.战术性 C.阶段性 4.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 )

A.1945年 B.1966年 C.1978年 5.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 A.坚持不断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6.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人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7.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和谐”是指( )

A.社会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文化现代化

8.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9.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

A.注重公平 B.注重效率 C.注重发展 10.我国人民通过( )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社会基础 1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 )

A.反对台湾独立 B.贯彻一国两制构想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3.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生命健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2.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作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3.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墓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复习资料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C 2.C 3.A 4.C 5.B 6.A 7. A 8. A 9.A 10.A 11. C 12.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 ABC1) 2. ABCl) 3. ABC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

(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 (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5.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概括为: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自我批评的作风。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作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题要点: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人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人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人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间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人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人,

整顿不合理收人,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答题要点:

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儿点: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4)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答题要点:

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掌握着打击、遏制“台独”的战略优势。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

(3)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

个中国政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82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