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17:14:32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用“——”从选段中画出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 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 ” 画下来。

3、作者认为“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的意思是 ,意义非凡的原因是:

4、“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5、你喜欢叶老先生吗?为什么?

(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 )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 )。而且“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 )、( )以及( ),如( )。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 ),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 ),就不能写得这样(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 从叶老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中,“我”有什么感受?用“――”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3、 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我会写一句:

4、我们修改作文有哪些方法?

5、我们写作文要做到: 6、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17

(五)《呼风唤雨的世纪》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②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③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是指 2、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我也会仿写一句:

3、请你谈谈从“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中所体会的意思。

4、“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引用的这两句诗句出自 的《 》,原形容: 。文中引用诗句表现了 5、找出文段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来,起 作用。

6、“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句话运用 修辞方法。我也会写一句; 7、文段②主要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8、课文中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在课文中用以比喻

18

9、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千里眼”就是现在的 “顺风耳”就是现在的 ,“腾云驾雾的神仙”就是现在的 10、用 画出科技成就的句子,我还能举出其他科技成就的例子: 11、第②③自然段运用了 和 的方法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五)《飞向蓝天的恐龙》

1、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起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都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这段话把 的恐龙和 的鸟类这两种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我们面前,想告诉我们

2、早在15世纪,英国学者赫(he)山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g?)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j?n)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y?)。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hu?)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

“点睛之笔”的意思是: 在文中是指

3、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 、 、 的漫长历史过程。

(六)《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 )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 )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 )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 ),有些恐龙则用(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 ),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 ),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 ),长得也越来越像

19

(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 )、( ),慢慢具备了( )能力,并最终能够( )。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这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 ”画出一句设问句。我会仿写一句设问句。

3、作者按 的顺序介绍恐龙的一支 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4、加点的句子运用 、 和 的说明方法。 5、用“ ”画出文中的排比句。我会仿写一句排比句。

6、猎食性恐龙是怎样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7、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8、把第②自然段分成三层,用“Ⅱ”表示出来,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9、我还知道恐龙的一些知识:

《秦兵马俑》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 神态各弄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 有的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 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泰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有的紧握双拳 好像在听挨号角 待命出征 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近它们的身旁 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请为这段话空白处打上标点。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3、用“—”线画出一句排比句。

20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1crq1wbhp4i6jo0x0io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