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控制管理要求,以及开发利用强度指标等,制定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细则。
2.)对景区内的人工建设项目,包括景点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等,明确位置、体量、色彩、风格。
3.)确定各级道路的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风景名胜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针对明确的建设项目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2.要素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含三大要素:
(1)文化历史与艺术方面,这包含潜在于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涵,其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风景区等视觉存在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以及价值观的取向。
(2)环境、生态、资源方面,这包含土地的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和保护。
(3)景观感受方面,即基于视觉对所有自然与人工造物及感受的分析。
三、相关思考
1.问题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广泛实践和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与规划初衷相背离的现象,诚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之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缺乏准确认识。习惯上将风景名胜区看作是与外国国家公园等同的概念而忽视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混淆风景名胜区与一般意义上旅游区的概念。
(2)在对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缺乏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导致在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制衡保护和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如何认识与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