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抗病,耐逆研究进展
脱水蛋白属于晚期胚胎丰富蛋白(LEA)的一种,它们保护植物由外界环境引起的脱水反应,使蛋白和细胞膜免受伤害。植物最先遭受冷害,然后可能是冻害;冷害能够引起耐冷作物的生理生化反应,进而产生抵抗机制。脱水蛋白的表达积累是许多双子叶植物、小麦和大麦等冬季作物耐冷的重要标志。内生脱落酸的合成、春化基因的激活和光周期信号的改变都和植物的耐冷反应有关(K.Kosova,2007)。Klara Kosova(2011)分析了小麦和大麦在不同温度调节下低温诱导的Wcs120和Dhn5基因表达产生的脱水蛋白变化。当植物遭受低温胁迫时,耐逆作物和敏感作物的脱水蛋白表达量都会增加,使植物产生冻害耐性(FT)。脱水蛋白的由主效春化基因VRN1表达,且受Vrn1/Fr1位点的影响。当植物进行春化作用时,脱水蛋白积累量明显减小,但冻害的抗逆性减缓则较慢。脱水蛋白及其转录本能够在9-20。C条件下被检测到,因此可根据脱水蛋白含量来划分植物对冷害的耐逆性。
植物耐寒性有三个主要的部分:光周期(日长)敏感性,春化和耐低温性。光周期和春化作用调节着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另外光周期还调控着关键春化基因的表达。P.Szucs(2006)利用两个大麦的作图群体,定位了6个独立的光周期效应QTL,并且证明了它们与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光感受基因家族的位置关系,以及与春化调控基因HvBM5A, ZCCT-H, 和HvVRT-2的位置关系;并且定位了6个光感受器(4HS上的HvP-hyA 和HvPhyB, 5HL上的HvPhyC, 6HS上的HvCry1a和 HvCry2以及2HL 上的HvCry1b),只有HvPhyC与光周期效应QTL重合。定位在5HL上的VRN-H1 (HvBM5A)和 4HL上 VRN-H2 (ZCCT-H) 位点是候选基因,并将TaVRT-2的同源基因(由春化和光周期调控的抑制开花的基因)HvVRT-2定位在7HS上。3个春化作用基因的每一个都位于决定光周期效应QTL作用的染色体区域上。HvBM5A 和 HvPhyC紧密连锁在5HL上,因此推断对于一个相同的光周期效应就有两个候选基因的位置。光周期效应的春化基因与光周期QTL的重合说明春化基因可能是光周期作用的候选基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大麦抗病、耐逆研究进展(11)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