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麦抗病、耐逆研究进展(1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囧小猫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大麦抗病,耐逆研究进展

单株分蘖的显著下降,但其中一个基因型在遭受水渍后丙二醛(MDA)显著下降,而另一个则没有什么变化。当持续水渍时敏感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增加比耐湿型的更高。两种基因型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不是一个清除活性氧(ROS)的限制因素,而水渍环境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决定了大麦受氧胁迫的危害程度。因此不同基因型的耐水渍能力可以通过这些酶活性的变化来区分。

D.Steffens(2005)研究了限制大麦和小麦在水渍条件下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养分匮乏还是营养毒素。实验使用的两种土壤(表层土和深层土)差异非常大,结果表明大麦和小麦的生长受到限制是因为深层土的水渍问题(没有铁和锰的离子毒害)。用缺氧和有氧的水培实验证实了大麦和小麦的生长中氧的匮乏没有导致铁、锰等离子毒害,但引起了氮、磷、钾、锰、铜、锌等离子的替代供应。劈开大麦根部的水培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当钾元素和氧分子同时存在于大麦根部区域时,大麦才会正常的摄取钾元素。因此推测因为氧的匮乏,根部的ATP合成受限,能量供应不足,养分获取减少。水渍土壤中养分获取的匮乏是导致作物生长受阻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离子毒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大麦抗病、耐逆研究进展(1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大麦抗病、耐逆研究进展(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22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