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成游离胆汁酸钠盐,溶于水中,收集水层,加盐酸酸化,使胆汁酸钠盐分解沉淀析出,即得总胆酸粗品,然后再用适当方法进行分离精制。
蟾蜍浆和蟾酥 蟾蜍浆为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蟾酥则是由蟾蜍浆加工干燥而 成。蟾蜍浆和蟾酥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蟾蜍甾二烯类、强心甾烯蟾毒类,具有强心作用。
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烯蟾毒类
这两类成分的甾体母核和强心苷一章介绍的乙型强心苷苷元和甲型强心苷苷元相同。而蟾蜍甾二烯和强心甾烯蟾毒的母核-3位羟基多以游离状态或与酸成酯状态存在,故它们不是苷类化合物,Molish反应为(—),这一点可与强心苷区别。
蟾蜍浆和蟾酥中结合型蟾毒配基和强心甾烯蟾毒类与强心苷相同都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如Kedde反应、 Legal反应、Baljet反应和Raymond反应等。而蟾蜍甾二烯类蟾毒配基和结合蟾毒配基的母核具有α,β-;γ,δ-不饱和δ-内酯结构,和乙型强心苷一样不具有活性亚甲基反应。因此也可以利用上述反应鉴别二者;此外还可以用紫外光谱来鉴别两类化合物,强心甾烯在217~220nm(logε4.20~4.42)有吸收,而蟾蜍甾二烯类在295~300nm(logε约3.93)有吸收。
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
鞣质
鞣质又称鞣酸或单宁,是存在植物界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分子量在500~3000之间的多元酚类化合物。这类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
结构与分类
(一) 可水解鞣质
可水解鞣质是由酚酸与多元醇通过苷键和酯键形成的化合物,可被酸、碱和酶催化水解。根据可水解鞣质经水解后产生酚酸的种类,又可将其分为没食子酸鞣质。
1、没食子酸鞣质
这类鞣质水解后可生成没食子酸(或其缩合物)和(或多无醇)。 没食子酸鞣质水解后产生的多元醇大多为葡萄糖。如五倍子鞣质。 2、逆没食子酸鞣质
这类鞣质水解后产生逆没食子酸和糖,或同时有没食子酸其他酸生成。有些逆没食子酸鞣质的原生物并无逆没食子酸的组成,其逆没食子酸是由鞣质水解所产生的黄没食子酸或六羟基朕苯二甲酸脱水转化而成。
中药诃子含20%~40%的鞣质,为逆没食子酸行混合物。 (二) 缩合鞣质
缩合鞣质不能被酸水解,经酸处理后反而缩成不溶于水的高分子鞣酐,又成鞣红。这类鞣质在中药中分布很广泛。
缩合鞣质的化学结构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弄清。但普遍认为,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黄烷-3-醇,最常见的是儿茶素。
二、理化性质
溶解性 鞣质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也可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氯仿等亲脂性溶剂。
还原性 鞣质是多元酚类化合物,易被氧化,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还原多伦试剂和费林试剂。
与蛋白质作用 鞣质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实验室一般使用明胶沉淀鞣质,这是用以检识、提取或除鞣质常用方法。
与三氯化铁作用 鞣质的水溶液可与三氯化铁作用呈蓝黑色或绿黑色反应,通常用作鞣质的检识反应。 与重金属盐作用 鞣质的水溶液能与醋酸铅、醋酸铜、氧化亚锡等重金属盐产生沉淀反应。这一性质通常用于鞣质的提取分离或除去中药提取液中的鞣质。 与铁氰化钾的氨溶液作用 鞣质的水溶液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呈深红色,并很快变成棕色。
除鞣质的方法
在很多中药中,鞣质不是有效成分。可采用以下方法除去中药提取物中的鞣质。 1、 热处理冷藏法 2、 石灰沉淀法 3、 铅盐沉淀法 4、 明胶沉淀法 5、 聚酰胺吸附法 6、 醇溶液调PH法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天然药物化学指导(1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