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下,增加吸收支出,也就是说,贬值可能会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这一效应就是我们所称的劳尔森-梅茨勒效应。 4.贬值效应的时滞问题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满足前文分析的贬值所能改善贸易余额的前提条件,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余额。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余额反而可能会恶化。这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户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 在短期内,由于种种原因,贬值后有可能时贸易余额手下先恶化,一段时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三、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分析
1.开放经济的溢出效应
当其他条件不变,本国收入增加时,这会造成进口的上升,也就是: △T=m△Y 本国对外国商品进口的上升,从外国的角度看,就是该国出口的上升。这样本国进口的 上升造成外国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即: △T*=△T=m△Y这一自主性贸易性余额变动会对该国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即:
可见,一国收入的变动,会通过贸易渠道引起另一国收入的相应变动,这一开放经济间存在的
相互依存性我们称之为“溢出效应”。 2.开放经济的反馈效应 外国国民收入增加后,会相应的造成外国对本国商品进口支出的增加,这又意味着本国自主性出口的增加,从而本国国民收入又会因乘数效应而增加。这样,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对外国国民收入产生扩张效果后,外国国民收入的扩张又进一步地反作用于本国的国民收入,我们称之为反馈效应(Repercussion effects)。
在开放经济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的情况下,一国经济调整对外国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开放经
济在运行中必须考虑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这使一国维持经济稳定的难度加大了。如果要想利用开
放性给经济带来的有利条件的同时,实现经济的稳定,这就可能还需要各国之间的协调努力。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
在本节的分析中,我们将对开放经济运行的分析由单一市场平衡扩展到包括商品市场、货币市
场及包括经常账户收支的外汇市场的同时平衡。 一、开放经济下的IS、LM、CA曲线 1.开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1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