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度和力度上推动了手风琴的发展,为激发西洋乐器的民族化做出了贡献。
3 民族化和声的运用
和声是音乐创作中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它与旋律、节奏一起,成为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声对于音乐作品的发展,对于加深和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民族和声风格的运用,它使主题旋律获得极多样的感情色调与色彩。李遇秋先生的手风琴曲《天山云霞》在传统和声功能系统上进行创新,寻找具有民族特色的和声手法,采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三度,四、五度相结合的和声用法。
四、五度结构和声是以四、五度和声音程为基础而构成的,突破了传统和声功能模式,从而使和声适应五声调式弱功能的特点,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更好地体现我国民族风格。该乐曲第一乐章“山鹰和雪莲”的引子部分的第九小节,出现了四、五度音程叠置而成的和弦形式,庄严而古老的伊斯兰朗诵调在相隔两个八度的高低音声部共同作用下,显得更加凝重与壮丽。
当然,在音乐创作中并非只有采用民歌或民间曲调、戏曲为素材,或使用模仿性的音色才能体现出本民族音乐的独特性,还可以从旋律的走向、曲式结构,甚至是主题的细部发展、变奏等方面来体现。当一个音乐家真正了解了本民族,抓住了本民族的特有气质后,他所创作的音乐不论是用何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去表现,都会具有民族性。
综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风格、民族色彩愈浓厚的音乐愈有生气,愈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及民族所接受。民族化是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当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手风琴大国,在演奏上,我国选手已接近较高国际水平,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原创手风琴作品却极其匮乏,这已成为我国手风琴事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创作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手风琴作品刻不容缓。面对多元化的世界,目前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创作在张自强、李遇秋、王域平、王树生、李未明等作曲家与教育家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论中国手风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及创作(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