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引言:富水钩沉古兴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深巷故人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引言:富水钩沉古兴国

湖北阳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卫星坐标将它定位的富水流域,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这块土地,富川数百里,奔流长不息,就像母亲那吞吐自如、气息久永的宽厚胸脯。

从近古到近代,富水行政域名“兴国”曾经一用933年,而且“兴国州”一呼就是536年——直到民国初年改州为县,复用旧县名“阳新”,1981年又将县治所在城关镇易名“兴国”镇。

由于文史工作需要,近些年曾反复翻阅同光版《兴国州志》。又由于本栏文章大都整理自研读手记,顺理成章,也就将文集起名《兴国州史话》。

富水流域,就是通常所指的“鄂东南”。新中国考古发现,这一带最早的人类繁衍信息,可以上溯到年代与北京人相当、距今约三四十万年的湋源湖畔章山石龙头(今属黄石市河口)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五千年的宝下洞(今属浮屠镇上岩邢)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成人臼齿;可以上溯到旧、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的数十处古文化遗址,以及地表暴露和地下出土的上千件古代生产、生活器具,其中,和尚垴(今属白沙镇红星)遗址探明新石器中晚期至西周几个年代无缺环文化层积,大路铺遗址(今属白沙镇土库)探明包括东周、西周、商代至新石器晚期、中期的12个文化堆积。

据《兴国州志》所续历史沿革,富水流域在远古时处陶唐的荆扬之间:“唐尧因帝喾建九州,南为荆,东为扬,兴(国)在鄂渚(今鄂州梁子湖)、浔阳(今九江北小池一带)之间,为荆扬域”。五帝之一的唐尧(大约活动于公元前2408年-公元前2290年)为帝喾之子,因初封于陶,后徙于唐,历史上称之为“陶唐”。虞舜起,本域被明确记为古荆州属地:“虞舜”始立十二州,“其一荆州,兴(国)属荆(州)”;“禹定九州”后,“夏”“商”仍“属荆(州)”。西周至战国,本域属楚为主:“(周)武王封熊绎(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06年在位)子(爵位)于丹阳,为楚子爵”。熊绎为芈姓,鬻熊的曾孙,因曾祖事奉文王、祖父和父亲事奉武王有功,始封楚爵,立西周诸侯国于丹阳(今湖北西部),所辖之地易“荆”名“楚”,后称“荆楚”。“熊渠(西周第九任楚君,公元前886年-公元前877年在位)称王,得江汉民和,封其中子红为鄂王”,东周“鄂王城遗址”(今属大冶)就在梁子湖南岸;本域“春秋”时所属的“夏汭(汉水长江汇合处)”,位置相当于后来的“江夏”。到了上古时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域“属南郡(治所江陵)”;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南郡,始于本域置下雉县。

此起,富水流域的建置沿革延续了2200多年。它是西汉初年开设的“下雉”县(隶江夏郡),是推行郡县制、继鄂县之后,与江北蕲春一同,在古荆楚的江南建立最早的古县。它是三国时分设的古县“下雉”和“阳新”(均隶武昌郡),是东吴在两汉下雉屯守基地上继续垦植新田,令富水沿岸“公私(田地)裂溉,咸成沃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两座“奉邑”。它是隋初“合三(四)而一”的大县“富川”,未久又更名“永兴”(先后隶江夏郡、鄂州),《新唐书》说,“永兴有铜有铁”(《地理》),“永兴壮县,馈餫(饷粮输送)所仰,得永兴(等于)得鄂(州)之半”(《杜洪传》)。它是南唐北宋分出永兴、通山、大冶,开始“一军管三县”的“兴国”军(先后隶江南西道、江南路、江南西路),是元朝“兴国”路(先后隶江西、湖广)的总管府,是明朝仍管三县和清朝不管通山、大冶的“兴国”州(先后隶湖广、湖北武昌府)。

正因为历史悠久,富水流域的人文底蕴才显得厚重。只不过,由于历史尘封过久,这块土地上的许多往事,有的有传说般的神奇,有的又有谜一样的神秘。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引言:富水钩沉古兴国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引言:富水钩沉古兴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54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