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意义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始终是外人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意义分析

通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大致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马克思的政治异化理论阶段。此时,马克思主要用异化概念说明人同国家的关系。这一阶段马克思提出两个主要思想:一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二为确立人是历史主体的思想。政治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过程中阐述的。黑格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两个有限性领域,国家才是它们的统一和真理。马克思颠倒了被黑格尔倒置的关系,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个人组成家庭进而组成社会,这是经验事实。家庭是国家的“天然基础”,市民社会是国家的“人为基础”。“市民社会”在当时被理解为个人经济活动领域,是物质生活的总和。马克思紧接着提出了市民社会、国家同人的关系问题,把国家看成是人本质的异化。

第二阶段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阶段。异化劳动理论可以看成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集中阐述,对于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马克思突破以往异化观的限制,把异化概念用于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以及劳动与资本的对抗关系,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关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入到社会经济关系领域,异化不再是个人的感觉和心理体验,克服异化不能只靠理性认识,而必须诉诸革命实践,改造现存社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是马克思首先阐述的异化劳动的一个方面。劳动异化的本质在于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分离,并反转过来成为奴役和压迫劳动者的物质手段。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异化,从劳动者个人角度上看,就是劳动者自己生产一个异己的对象世界。个人奉献给劳动产品的越多,留给自己的就越少;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看,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分离,也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有在自然界中并通过自然界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活动。而在异化劳动中,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自然界,自然界就越来越不属于人的劳动对象,越来越不给人提供维持生存的必需生活资料。

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的异化,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二个方面。在此,作为生命活动的劳动与劳动者相分离,变成外在的繁重的、强制的东西。自由自觉的劳动本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但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对人来说变成了动物性活动,是异己的活动,表现为物的活动,是为了物而进行的活动,而不是人的和为了人而进行的活动。劳动活动异化的结果,是把人的活动变成了动物的活动,把人降低为动物。“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三个方面内容。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在于,本来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了;作为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生产活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变成压制劳动者的力量,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人能自觉地进行生产实践,这是人相对动物所具有的特点,可是异化劳动中,人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把自己降低为动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自下而上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97个人同类本质的异化,既包括现实的人即他的人的本质,成为“非人”,也包括人在意识上歪曲反映人的本质,把自己的“非人的”本质看作“人的”本质,因而这里也包括运动者精神的异化,即精神上的空虚和自我丧失。人同人的异化,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四方面内容。这是对以上三方面进一步思考的结果。把异化推进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考察,因为在社会中,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人的异化关系也不例外。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意义分析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意义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55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