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礼数交手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今天我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住宅设计仍然具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中心,它西枕狮子山,北依象山、金虹山,这三座山犹

如三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来自西北的雪山寒风,从而“护得古城四季温”,为古

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城布局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主街和两条侧

街均从四方街的四角和腰部辐射开,每条主街又分支出诸多小街小巷,形成

逐层外扩的格局;同时街巷与古城的水系有机组合,从而形成了古城路网与水系

相依相傍、水乳交融的城市特色,构成了古城完美的城市布局。街道全用五彩石

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动的泉

水,泉水来自玉河,河至镇产双石桥,分东、西、中三股流入古城,随街绕巷,

穿墙过屋。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独特

风貌,使人倏然间感受到“东方威尼斯”的韵味。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

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

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

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洗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由此可

见,古城从选址到布局建设都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3.4建筑风格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

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

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

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

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

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

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

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每一处都是温馨惬意的活

动空间。

其中著名的建筑有古街、古桥、木府、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

福国寺五凤楼等

3.5文化特色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

为民族文化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

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

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

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

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

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55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