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起飞,形成了这
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众多座桥梁中,
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利亚德桥(Rialto)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
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
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
横跨在大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从太阳型的桥洞中穿梭,里亚托桥建
(Rialto)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
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桥
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威尼斯城内古迹
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
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
河相临,十分别致。威尼斯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公元453年就开始了建筑
了威尼斯。
2.4建筑风格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
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
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
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
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
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
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
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
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
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
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
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
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2.5文化特色
14世纪,许多威尼斯少年开始穿着颜色多样的紧身裤,以表明他们所属的
“裤子俱乐部”。然而,议会颁布了节约法令,但是潮流没有为之太大改变。
在16世纪期间,威尼斯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中心,并且以威尼斯乐派,与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