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植物生态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0, 34 (6): 713–726
降雨量及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Raich & Schlesinger, 1992; Raich & Pooter, 1995; Raich & Tufekcioglu, 2000)。草地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 (Scurlock & Hall, 1998),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 草地土壤呼吸速率较森林高约20%, 在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aich & Tuf- ekcioglu, 2000)。因此, 弄清草地土壤呼吸作用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机制, 不仅是准确评估全球碳收支的关键, 而且是制定应对全球变化措施的关键。
中国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 (陈佐忠和汪诗平, 2000), 且大多位于生态脆弱地带, 正在经受着越来越严重的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干扰, 如土地利用变化、大气氮沉降增加、施肥、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等。对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现状的系统考察, 有助于认识和把握中国草原碳循环研究取得的成果, 找出存在的不足。为此, 本文试图从研究区域、时空变异及其控制因子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模拟模型等方面, 综述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探讨未来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的研究重点, 为全球碳收支的准确评估和草原碳增汇减排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中国草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进展(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