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为了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准则对其审计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检查风险水平、财务报表可信性以及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结论的方式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6.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 1.鉴证目标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合理保证)
财务报表审计是将财务报表的审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的基础,并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2)财务报表审阅目标(有限保证)
财务报表审阅是将财务报表的审阅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审阅后的财务报表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
2.收集证据的程序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运用各种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2)财务报表审阅
注册会计师在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等方面是有意识地加以限制的,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3.所需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 (2)财务报表审阅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能够形成结论的审阅证据,才能形成审阅结论。 4.检查风险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检查风险应当满足审计风险低水平的要求,检查风险应当足够低。 (2)财务报表审阅的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阅证据的程序方面受到有意识的限制,此时的检查风险高于审计时的检查风险。
5.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可信性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2(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