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吕存正老师读书笔记
选自吕存正老师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
原著:余文森教授 福建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第一讲 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节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学习有有效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考量: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效果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
学习结果:指经过学习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希望每节课,或者每次课之后,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知、从知之较少→知之较多、从不会→会、从不能→能,等等。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传统的指标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上)。
学习体验:(1)学习中伴随着的状态(过程兴趣)——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愁眉苦脸、冷漠呆滞。(2)结果兴趣—— 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多,那么你对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效率: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当然没有时间做保证,有效性也无从谈起)。课时 + 课外围绕本课程所花费的时间(预习、完成学案、作业、复习、竞赛)。其它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的时间。非学习时间:休闲、玩、劳动、制作、交友等等。
学习结果:传统的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学业成绩考试的题目中有两类题目,
(一)知识型题目:靠时间、记忆、机械操练、复制即可获得成绩的题目。(二)能力型题目:靠思考、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由学习及个性化的知识而等而获得成绩的题目。
现在很多高中生为追求高分已经没法过正常的人生活了。假如,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考600分,不过正常人的生活可获得610分、620分、非人生活可获得630分、640分(影响他的健康)。但是获得640所付出的代价太高了。现在整个国家的情况大体如此,有些地方已经有了好转。
学习体验:学习中的感情、感悟、思考。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一定是主动与幸福的,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变成习惯、变成生活、变成品质。
所以学习的有效性应从三个指标综合考虑。
有效的教学的分析: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落在学生的学习上。
教师的教是促进学的。这种促进又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促进,另一种是间接促进。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有效教学十讲》笔记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