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针对三维目标的割裂或模糊,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弄明白本节课要达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是什么。(结合课标与教材)琢磨清楚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技能,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或者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目标定位清晰,保证课堂教学方向,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提出。
第二、注重学科特色。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中心、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不能泛化,要帮助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经过本节课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第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和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强调深度,不是外在的形式。
第四、提高教学的层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不懂的来教学,即针对最近发展区,这种教学就是高水平的。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发展、带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的。
第五、预设与生成要统一。纯粹的预设,或者绝对的生成都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都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预设的内容,没有被学生体验到、感悟到、领悟到、思考到;没有被学会、掌握;仍不会学习,知识依然是老师讲解、仍是被动的学习,被迫掌握)。
第四节 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我们对高效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其追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也变得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程序开放起来。
二、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有效教学十讲》笔记(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