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有效教学十讲》笔记(1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仅是祈愿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选自吕存正老师读书笔记

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三个维度的融合,才能形成一种目标(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是在学习过程、方法中实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出来的,是弥漫、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三者的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让学生经历一定过程,掌握一定的方法,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有人比喻:假如知识技能是人的肌肉、骨胳、外形,过程方法就是人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三者融合才能成为人。否则可能是标本,行尸走肉的僵尸。

第二节 强调三给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一致。三维目标并不否定“双基”,“双基”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和依托。过程方法不能离开学科知识体系;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能孤立于这个学科知识体系之外。

第三节怎样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论和过程的关系;与一关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潜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会学……。

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等是一个框架、一个体系,它有一个内在逻辑关系,但是贯穿这个内在逻辑关系的、更重要的则是学科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如果学生只掌握了一大堆知识,没有领悟或者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学生就不能激活知识,不能驾驭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学了很多东西,但不会运用,知识僵化。)

一般来说,结论是较单一的,过程是比较多样的,因为学生思维方式是多样化的;结论相对来说是封闭的,过程相对来说是开放的;结论相对来说是简洁的,过程相对来说是复杂的;所以重要的结论是否经过学生的思考而获得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发现已经裂开了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破茧而出,可是就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是适当其反。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有效教学十讲》笔记(1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有效教学十讲》笔记(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33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